Moving Experiences

我不常算命,不過算命很少說對我一件事,就是我真的很會搬家移動,可能因為小學雙連,中學成淵都幾乎在家門口,一直在想遠些的地方長怎樣;或許也跟家中小時候不愉快的經驗有關,暗地想要逃跑。高中時代我就反叛離家,也刻意選擇了夜間部就讀,總之,就是要躲開平常的世界遠些,大學時代明明是全班離學校最近的,還申請了住宿舍,每天都跟「南部小孩」混在一起,沒經驗南台灣,卻有了些南部認同,成了班上南部與北部兩群人的邊際人。

撇開台灣男生會有的當兵離家經驗不談(我在宜蘭礁溪明德班),我也是家裡唯一一個出國讀書的,跑到遠遠的美國北卡州。博士論文因為研究跨國界交易的田野研究,有一年半的時間在菲律賓、香港、廣東、中台灣、台北、日本間打轉。回國後,僥倖進入中研院,到現在為止從汐止水源路的家,到第一次搬入新雪梨的家,然後因為D-Day的關係,又回到承德路老家,搬到東京小台,回來後搬到學人宿舍,兩年後第二次搬入新雪梨,然後又出國搬到仙台,再搬到千葉,然後這次回到台灣先住承德老家,最近買了新房子,又要從新雪梨搬出到南京西路。

這次搬到南京西路會是最後一次搬家嗎?哈,你說呢?我自己都不太相信。身體的空間移動還蠻反映自己心理的動向。我這人就是耐不住在一個固定的、清楚界範的
領域中待太久吧?我大部份的同事,幾乎都非常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深耕,這是我最無法理解的地方(或者應該逆向來說,畢竟我是極少數),不是理性上無
法理解focus的好處與必要,只是感情上很難同理。或者,更準確講,我其實有種內在的不安,停駐的感覺會讓我想到死亡,「想像得到」終點。

在我直覺,終點如果可以想像,逼近的距離就多少可以測量,就像水倒入水槽,無論水滴怎麼跑,多快、多慢、每走一步,橫距可能有變化,但方向大致是確定的,而且越走就越發
覺被一堆相似的水滴環繞,再怎麼說就是那些話,碰的都是那些人,寫的都是那些字,想的都是那些事,全世界到處可以開會,但天涯若比鄰,處處碰到熟人,出門
等於跟沒出門一樣。

我很奇怪,不喜歡被稱為甚麼東西,感覺越來越多四周的人認定我是做甚麼領域的,甚麼「XX社會學者」,我就開始想要移動到一個自我形象可以模糊化的東西。 我有時被稱為「經濟社會學者」,是的,為了讓別人可以辨識、可以對位,這有其社會運轉的必要。

但我經常想,當我這麼說,你這麼想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有多大?是的,我正在閱讀、思
考、研究的東西還是可以勉強稱為「經濟社會學」,作為一個減輕交易成本、溝通方便的名牌,「經濟社會學」是有些一般約定俗成心照不宣的core。不過,最近我越來越覺得,距離那個core真的越
來越遠,簡直快讓這「名牌」失去作用。(However, given this
said,對話溝通這東西,仔細當個社會過程來檢視,經常是「各取所需」的過程,所謂「有效」不見得是我這裡講的意義)。

不過每一次移動,都有新的遭遇,新的朋友、新的視野,新的驚喜,最大的衝擊當然不在外在,而是內在的自我發現,感覺自己的變化,感覺自己被未知不確定性包
裹住的掙扎,感覺自己脫離保護後的不安,從那不安中享受準備接招的興奮。回想起來,這麼多年的移動經驗,單點的堆疊高度都不高,不管就地理或知性的空間意
義而言,但橫向看一顆不斷翻滾、走動的小水滴,這麼多年來在不穩定的平面上遊走,沒有立下軌跡,卻也留下許多蜘蛛網般的水跡,不同領域的語言、知識、經驗
常常會不期地撞擊,給我許多驚喜。

以前還會煩惱自己到底該站在哪裡,或者,自己現在站在哪裡,時間久了漸漸也接受自己就是這個樣子,Jerry keeps on
moving。我最近現實空間的位置在移動,而知識上的位置則仍舊模糊,從來沒有這麼找不到ground的一次偏航,這讓我不安,也讓我興奮,如果有成長,大約是感覺到自己面對這麼規模的
模糊不安還能夠承受得了,學會了加上這點忍受張力的能耐給自己一點鼓勵。哈。

為甚麼寫到這裡?其實只是因為有朋友問起我要不要賣新雪梨的房子,想要看房子,我找找照片,看到放在Jerry’s World裡的老slide
show,其中「Home」內容竟然是我早已經忘了的學人宿舍,而「New
Home」又要換人做做看了。想到搬家又來了,有點疲憊,再想想自己為何這麼勞碌命,便扯上這則自言自語。我寫blog,經常就這德性,反正隨性就好。紀念的link,以前自己弄的網站真的陽春。

第二次的新雪梨家:
http://www.ios.sinica.edu.tw/cll/Show/newhome/newhome.html

學人宿舍時期的家:

http://www.ios.sinica.edu.tw/cll/Show/home/home.html

繼續來點懷舊照片,哈,機會難得。

Febie拍婚紗:

http://www.ios.sinica.edu.tw/cll/Show/studio/studio.html

訂婚喜宴:
http://www.ios.sinica.edu.tw/cll/Show/engagement/weddingshow.html

對「Moving Experiences」的一則回應

  1. 日安!我也搬過幾次家,但這次應該要落地生根了。所以…很冒昧想請問您!"新雪梨"的房子會自賣嗎?有否機會談談?(ryushio@mac.com)!!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