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Kindle讀了一本新書:Self-Tracking

2018-02-13 00.25.04Gina Neff是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家與資深資料科學家,Dawn Nafus是劍橋大學畢業的人類學博士,在Intel Lab擔任研究員,兩位資深的研究員聯手在MIT的核心知識系列中擔綱書寫了Self-Tracking這本書

這是一本輕鬆好讀可以很快建立基本知識、思考架構與問題意識的入門書,兩位都是在科技產業現場實作多年的資深研究員,在Self-tracking的社會實作圈也按照學科慣性做了許多田野參與觀察,對這樣一個DxS的前緣領域提供了非常適切而及時的研究/實務現狀耙梳。

他們對於心理學與行為主義的分析架構保持了警戒的距離,也直接間接地與這些後設架構主導下的self-tracking研發實作做了溫和卻也不含糊的批評,並且提供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替代觀點與論辯。閱讀這本書,對我這個在設計學院教書又對self-tracking(不只是透過wearable device做紀錄還包括其他)情有獨鍾的社會學家而言,有許多遇著知音的驚喜、也有很多質疑對話的衝動,總之是個很好的思考起點。如果有空再來寫寫書評分享。

MIT在Self-Tracking這樣一個當紅的課題上讓社會學者與人類學家一起負責書寫定義新領域的入門專書,再配合兩個人遊走於產業與研究間的經歷背景,很容易就可以嗅出我們跟國外的距離:

台灣的社會學圈什麼時候才會有這類型學者的出現?不容易,因為我們沒有那種學術生態的土壤,弔詭地可能還是因為我們太想要擺「學術先進」姿態了。台灣的設計圈也還未能比較平衡地吸收知識養分,坦白說,我們還在想方設法「用美學想像脫代工」的掙扎中,對研究的排斥強、胃口也低。兩面合起來,D與S之間繼續目前這樣沒社會學家能夠供給、沒設計師願意吸收的負面循環局面恐怕還要很久。這個問題看起來小事一樁,但其實是台灣產業、教育、學術也是文化體質一時之間難以克服的深刻問題。

從Kindle電子書的Page Flip看兩種「脈絡」觀的典範更替

閱讀是人類長久歷史以來非常熟悉的經驗,紙本書載負了文明承載與傳遞的任務,捧書展讀便開啟一道入口,跨越時空不識彼此的知音得以思想溝通、傳情達意。電子書要想要融入人類的閱讀世界,紙本書看似樸實卻是無比強悍的對手。Amazon無疑是電子書最有力的推手,從書籍上架販售的上游後台到讀者文字接觸的前台末端,成功營造出一個數位閱讀文化的完整生態,但電子書閱讀經驗的演化卻極為緩慢,少見令人心悅誠服的突破,紙本書隱形高牆的陰影依舊籠罩。

繼續閱讀 從Kindle電子書的Page Flip看兩種「脈絡」觀的典範更替

「一起/獨處」:雪莉透克(和我們)未竟的數位時代驚異之旅

「數位時代」的「Internet 20 網際網路、青春爆炸」特別號出版了!

八年沒寫專欄文章,當年「數位時代」一個月4000字,初期簡直如牙牙學語,一篇篇主題遞換,斷裂跳躍的文字開始成章,前後寫了一年半,剛從陌生到熟手,就在每月定期書寫專欄已成身體隨之週期律動的習氣,卻因下了決心學日語到日本研究設計而中斷。

一個月前應詹的邀約寫篇短文,順口答應但一忙碌竟然忘了,截稿前匆忙動筆,才發覺鈍感十 足,完全無法進入狀況。最後閉關一整天才終於擠出些文字。翻閱專刊,這篇文字夾在當中,發覺當時書寫的心情,還真蠻符合這期的主題。

底下是當初送出的草稿,這本特刊很精彩,值得保存,歡迎到書店買一整本回家慢慢細讀。

Internet 20 數位時代特刊

雪莉透克(Sherry Turkle) ,在MIT以研究電腦文化與個體認同而知名的社會學者,2011年出版了新書《一起/獨處: 為何我們期待科技遠過彼此》(Alone Together),橫亙將近三十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積累,終於完成了被稱為「網路三部曲」的最終章。

我上網觀看她2012年在TED分享這本書內容的影像,年近70的雪莉風采依舊,睿智鋒利又不失幽默,她提及上回到TED演講是1995年,那時《虛擬化 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Life on the Screen)剛出版,我的回憶跟著她的提示倒轉,那年跨平台的網景瀏覽器「航海家」(Navigator)問世不久,聰明機智的她,早從細膩觀察「泥巴」(MUD, multi-user dungeon) 的經驗中預言「後現代模擬世界」的降臨,其後風行至今的角色扮演電玩,證明了她的洞察力。

那年她以學界搖滾新星之姿出現在《Wired》雜誌封面,在「性、謊言、虛擬分身」斗大標題的內頁,赤辣辣地宣告,網路虛擬社群的多重自我扮演將為後現代的個體(不意外地,尤其是女性)帶來解放!

三部曲的初章, 《第二個自我:電腦與人類精神》(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Human Spirit)出版於1984年。

1984!沒錯,正是那一年,賈伯斯(Steve Jobs)在超級杯足球賽推出被認為史上最偉大的廣告「1984」,史考利精心拍攝的短片將麥金塔(Macintosh)電腦塑造成獨力反叛藍色老大哥的 時代象徵,當時岌岌可危的蘋果拼了自由個體的精神槓上雄踞98%市場的IBM。同年,雪莉從觀察當時還非常簡陋的電腦遊戲使用經驗中,預言了電腦時代新人 類「物我不二」的精神狀態,電腦不是身外之物的「工具」,而是跟著我們一起思考,因而帶來界定「自我」與「世界」可能性的全新媒介!

幾乎用一輩子的學術生命書寫完三部曲,雪莉透克宛如俯瞰數位文化的教母,從現代個體自我認同的精神底層,見證了個人電腦從邊緣到主流,甚至隨移動電信氾堤 淹沒到類比「舊秩序」的過程,也代筆記錄了像我這一代人數位體驗的許多傳記回憶。刪除掉這三部曲的歷史記憶,就像現代人遺失了朝夕相處的智慧手機,將是 「自我」與「世界」俱被挖空、精神無依的失魂落魄。看著雪莉站在TED舞台上侃侃而談的身影,三段數位時代的記憶重疊,讓我油生一種久識老友才有的親切與 幸而有這些文字陪伴走過的感激。

繼續閱讀 「一起/獨處」:雪莉透克(和我們)未竟的數位時代驚異之旅

「柳宗理隨筆」中文出版感觸

今天在研究室對面的誠品意外發現柳宗理的「隨筆」,很高興台灣終於出了中文版!

大藝出版的賴譽夫先生一直很用心在介紹民藝思想到台灣,這本書翻譯得莊重自 然,讀起來沒有什麼隔閡,我極為高興也感動。

我的個性固執,瞭解認識了柳宗悅後更是加倍堅持頑固,柳宗悅從東大畢業後領先歐美出版了William Blake的專書,但他自由的心靈無法忍受東大的學院框架,發誓「人生再也不進Academy的Academy」,我沒有他天才橫溢的思想意氣與深度,但 聽年輕柳宗悅的那句話卻深有所感。

穿梭人群與車輛跨過大直街進到對面的書店與校園,我今天跟實踐的同事說,幾個月了到現在還會充滿感動。這話太莫名其妙 了,我想他無法理解,但對我來講,那是對比到我在另一個研究室裡進出的18年,感受深刻的「民藝」精神呼喚。

最近幾次有機會可以進松菸的文創大樓,但我從 柳宗悅那裡習得的倔強讓我仍舊選擇繞道而行。林洲民先生最近談到文創曾經引起一些波瀾口角,但我最欣賞佩服的是他直言「假文創」的這個語式,嚴肅認真談文 創的真假,在我們這個有時候美其名「後現代」的文化氛圍裡簡直腐朽到極點,但我想,如果我們不care真假,不相信authenticity與 integrity,那所謂文化與創意,都只會流於媚俗的口水與商業包裝的技法,humanity是需要建立在一種偏執不想妥協的,對「真摯」這事接近倫 理直覺的相信。

柳宗理這本書在這時候出版正是時候,但也注定不會討好,我不相信有幾個設計學生會認真拿起來讀,當中又有幾位會真的深切拿來跟自己的存在對 話,不過,書的出版本身讓柳宗悅與柳宗理現身台灣有了堅實的存在,而存在本身就足夠讓我們不輕易妥協的希望有了靈魂依靠。

JFK+ : 老屋與祖靈的繪本屋

Febie下班從書店帶了這本繪本給我,Lane Smith的《Grandpa Green》站著放在我的電腦前,她覺得這本書冗長深奧難懂,「因此」應該最適合我。X_Xgrandpa_green.JPG

稍早,我剛從祖父50多年前親自監工起造的老家舊房子回來,Kaya現在幾乎每天都跟他崇拜的阿公碰面嬉戲,兒子跟祖父的祖孫情對我這出生前不久祖父遺憾 過世的「孩子」來講,一直都只存在於想像。祖父大稻埕商人的俠義風範與典型夙昔,我都是透過現在成天含飴弄孫的父親口中拼湊得來。

父親上個月退休,老房子一樓的店面跟著歇業,父親年輕時創業,二十多年前遷回到這裡,如今他的公司如同更早祖父的創業也終於走完旅程。屋子裡貨物淨空、棚架拆除後,整片露出老屋裸皮上的歲月痕跡。

老鄰居經過,往裡探頭看我盯著斑駁老牆面發呆,跟著提及這房子落成那年她年少的記憶,我笑著跟她說,我在這再度裸露的原始空間,祖父親自監工打造的老房 子,正在跟未能謀面的祖父打招呼,語末故意帶著莊重的表情輕聲跟老鄰居報告一個秘密:這四代重疊交棒生活過的家族空間住著鄭家的「祖靈」,她聽了露出會意 的微笑點頭稱是,一點都不像剛聽了一則笑話。

傍晚趁還有一點天色,我一時興起,架起樓梯爬到老屋的牆上高處拿起粉筆塗鴉,一段神秘的樓梯帶我走上藏著書架的閣樓,頂到天花板的書架堆滿了繪本,扶著欄 杆我的視線從地面冉冉上升直到停在書架頂層的繪本。拍了張照片紀念順手po上FB分享,JFK+(Kaya以及我的Grandpa)的繪本屋,浮現在斑駁洞窟中 模糊的原始壁畫。IMG_0036_2.jpg

孩子與媽咪睡了,我一個人靜靜翻閱完《Grandpa Green》,竟然是本無與倫比精彩,註定又是足以列入經典的名作,關於祖父、孫子、生命、家族、記憶與傳承的感人故事,只是聯繫起這一切的,不是白天那 老屋斑駁的牆面與在那之上彩繪的壁畫,而是一片翠綠無亙的花園,滿佈綠葉生生不息繁衍不止的樹叢。

一本繪本,巧妙地拉近了祖孫隔世的家族思情,掩卷之際血脈相傳的生命溫度依稀存在,彷彿家族的記憶被輕柔地熨燙貼合在書頁之間,《Grandpa Green》是繪本神秘美妙力量的又一佐證,我甚至有種感覺,這書不是從JFK繪本屋被帶回來,而是從祖靈洞窟壁上的繪本屋書架直接掉落到我的桌上,像智 慧慈悲的祖父回給孫子白天塗鴉的禮物。

颱風天的閱讀下午:Suffering & Grace

週日下午一個人在家,外頭是滂沱大雨的颱風天,重拾Adam S. Miller的Speculative Grace,一場整週像大病的術後失眠劇痛剛過,從中斷處繼續翻頁展讀,不久便來到21章「Suffering」,風雨對照寧靜,讀起來分外感動,這文字 好像早在此等候出了隧道的我。

為了照顧孩子,我已經錯過了兩次義光的週日禮拜,這個收假前的最後下午,在暗黑的斗室裡點一盞燈閱讀久違的好書,男人一個人的靜思時刻。掩卷之際我體會到,該用感恩的心情善待自己,再低頭些、再彎身些,貼近這煙煙盪盪的塵土世間,走一條註定不由自主的自己的路。

抄一段分享吧,因為缺了脈絡,讀不懂是正常的,即便我,此刻謄寫的也不是文字而是共鳴(原文斜體字改為大寫):

繼續閱讀 颱風天的閱讀下午:Suffering & Grace

父子的週末

週六是媽咪最忙的一天,我心繫老婆(真的就這樣,沒故意想讓你吐),只能化悲憤為力量照顧孩子(聽到 Febie的謎之音: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今晨跟兒子用完餐,帶他去游泳池上課,我傷口未痊癒不宜下水,只好在旁邊看,跟兒子使眼神比手勢當啦啦隊。

回家後,Kaya果不其然很快就搬出口頭禪:「那… 現在做什麼好?」10518860_10152240012332294_6558223723029421649_n.jpg

這次我決定正面迎擊:「當然要好好玩啊!」「Kaya,你看要怎樣才好玩?看電視不好玩,iPad也不好玩….」(話講在前面)

「那….我來做玩具好了!我做個很好玩的玩具,買的都不好玩!」小臉邊說邊擠出厭惡的表情超可愛(凡不需要我買都可愛啦~)

「太棒了!我都忘了Kaya是designer!自己做就好啦!」
「是啊,Kaya是designer。」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這小子就此陷入剪刀、膠帶、紙張、釘書機、刀叉、橡皮擦當中,忙著創造他小腦袋中想像的超好玩玩具。

繼續閱讀 父子的週末

非常W. Blake的一天

今天整理了一整天的柳宗悅資料,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也走過了這些幽微而驚喜連連的心路:

重新翻閱一次中見真理的柳宗悅版本與松井健的柳宗悅版本,感覺上這兩本書是所有柳宗悅論中站在最極端對立的兩種寫法,前者綿密的思想史的對比剛好是松井健想要跳開的文本分析範型,松井健把柳宗悅還原等身大的寫法對我這不耐於思想內部耙梳的人來講,真是莫大的解放,松井每次讓柳宗悅漏餡時我總是笑得很開心。

講到漏餡,最糗的還是讀熊倉功夫分析柳宗悅的信件,讀到一半覺得自己快成了偷窺狂,尤其是談到柳宗悅寫給夫人兼子的139封情書,(追求)前卑(到手)後倨,從一開始的浪漫情人到結婚前刻的家父長教誨,作者點評,堂堂一個聲樂家的兼子太太真是太寬容忍讓了,我看了一直竊笑。Blake_ancient_of_days

繼續閱讀 非常W. Blake的一天

Jerry與Kaya的海上冒險!(Little Tim and the Brave Sea Captain)

Kaya是個幸福的小朋友,未出生家裡已經準備好滿牆的兒童書等著他,小時候睡前Febie總會抱幾本繪本在床上唸給他聽,現在Kaya大多了,睡前會自己到書架上抽出喜歡的書帶到臥房裡請媽咪唸,無怪乎Kaya到外面聽故事總是很投入,完全浸淫在繪本的世界中盡情享受。More, More, More、、、那個在故事最後總叫個不停的就是我們家Kaya,就像到音樂廳看完表演後站起來鼓掌大喊Bravo, Encore, Encore般。Kaya小朋友的每一天就是這麼dramatic。screen-capture.png

最近一週我天天躺在床上,上週日在櫻桃谷坐骨神經痛復發後,這個週日的繪本故事班老爹就只好缺席,然後我又一個人到離臥房最遠的和室睡硬床板,Kaya大概覺得Daddy不那麼常出現了。昨晚,Kaya刷完牙跑到我的床邊看我,還體貼地跟我親親敷敷。我想到身旁就有繪本,而且是我最喜歡的繪本之一,Edward Ardizzone的Little Tim and the Brave Sea Captain! 在我看來這系列的繪本簡直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印第安那瓊斯大冒險」,而且是在汪洋大海的超寬螢幕上展開。

人的想像力透過書本可以無限制地穿越時空,父親與2歲8個月還不太會講話的兒子,當然也可以透過繪本超越小房間、超越老爹半癱瘓不能動彈的身體限制一起神遊,於是我向趴在床邊跟我道晚安的兒子提議:「Kaya,我們去坐船船好嗎?」,Kaya的眼睛為之一亮,拉得好長的「好~」,「那上來吧!」

繼續閱讀 Jerry與Kaya的海上冒險!(Little Tim and the Brave Sea Captain)

No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Men at His Best"MAHB)是《Esquire》這份雜誌給自己設定的編輯方向,也透露出它企圖召喚讀者的內在自我意象。

Freesnap008



“Esquire is special because it’s a magazine for men. Not a fashion magazine for men, not a health magazine for men, not a money magazine for men. It is not any of these things; it is all of them. It is, and has been for nearly seventy years, a magazine about the interests, the curiosity, the passions, of men."

主編David Granger這麼闡釋這本雜誌的定位,老字號、綜合性、關於男人的、「興趣、好奇與熱情」。

繼續閱讀 No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讀《男人為何選擇暴力?》有感

沼崎一郎教授是東北大學的文化人類學者,他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的企業網絡,尤其是台南幫,那是許多年以前的事了。目前,對我而言更重要的身份是即將於4月份合開課程的教授。

上網找尋沼崎一郎教授的資料,你大概會發現到另外一個同名同姓的日本教授,那位教授研究男性學,發表許多關於如何防治家庭暴力,支援性暴力受害者的書籍。

其實,他們是同一個人。

4876997152-1

繼續閱讀 讀《男人為何選擇暴力?》有感

On Bullshit!

普林斯敦大學道德哲學教授Harry G. Frankfurt是我心儀已久的學者,最近看到他2005年的新書《On Bullshit》,馬上找來放在身邊。這本近著奇短無比,總共才67頁,每頁約110字,往背袋裡塞,很快就找不到。

FebieBagel到陽明大學後山運動,爬到軍艦岩,我在榮總中正樓的Starbucks工作,從背包中掉出這本書,拿起來翻閱,很快被它吸引,FebieBagel回到榮總,敲著身旁落地窗提醒我該走了之前,已經閱畢。

每次閱讀Frankfurt總有思想豁然開朗的喜悅,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三人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因此格外舒暢。



繼續閱讀 On Bullshit!

魯迅在仙台

今天晚上本來Febie說要早點睡,因精神不好。結果她一直在電腦前忙,我催促數次還是沒有反應,我本來也因為工作一整天,想早些就寢,乾脆就拿起日文閒書來讀讀。

4月初即將前往日本仙台,希望密集學習五個月後可以脫胎換骨。講到仙台,有些人可能會知道魯迅曾經在那裡讀了兩年的經歷。精確地講,從明治37年(1904年)九月到明治39年(1906年)的三月。





魯迅の仙台時代―魯迅の日本留学の研究" (阿部 兼也)

繼續閱讀 魯迅在仙台

童話背後的溫暖與殘酷

Hansel & Gretel的童話故事聽過嗎?每次聽到這個故事,就讓我想到那雖然幾乎沒有了記憶,但仍然被許多無由無解情緒糾纏的童年。

那個時候,走到困境的母親曾經想要跟幼年的我傳遞的訊息、想要交代的話,好像都微妙地隱藏在Hansel & Gretel這個摩斯電碼般的故事裡,我的童年記憶不管有多零散破碎,但是Hansel Gretel盤旋不去的主調卻一直是清晰的。

隨著年歲增長,我逐漸可以體會到,年輕的母親試圖傳遞給年幼的我的訊息;漸漸可以理解到,為何這個童話白天夜晚在我年幼的心思中一直盤繞不去。

Hansel & Gretel其實是個充滿猜疑、恐怖與血腥的故事,故事的一開始,小孩的親生母親就已經不存在,而父親竟然聽從了後母的話,輕易地便被說服,小孩必須被拋棄於荒地,食物才足夠他們自己存活;於是決心要將兄妹兩人丟棄到充滿嗜血野獸、幽暗無邊的黑森林中自生自滅。

繼續閱讀 童話背後的溫暖與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