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衣服的滋味

所有的家務中我最喜歡的一項是燙衣服,尤其是燙襯衫。洗衣服、晒衣服,然後有了乾淨而且飄香的新衣,那是很愉快的經驗,但只有到了最後燙衣這個步驟才是高潮。燙好筆挺的襯衫,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家務作為一種「昇華」至高無上的表徵!

我今天想來寫點經驗分享,本來標題寫的是「燙衣服的方法」,但聽起來就像一份工作手冊的內容一般,完全沒有辦法傳遞燙衣服過程的快樂,所以我改成「滋味」。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怪,對燙衣服情有獨鍾,要「深切反省」起來說不定一路寫下去還可以扯出一些悲喜交集的成長經驗(咳~),但我想廢話不多說,就直接談一下燙衣服的方式,我也不談當中樂趣何在,因為這種事跟吸毒一樣(太扯了吧),要親身體驗才知道(slogan goes:「燙衣,不要吸毒!」)。我經常在燙衣服時會想到,不知道別個男生都是怎樣燙的,今天乾脆先寫寫自己的經驗,或許可以收到交流的功效。

我的流程是這樣:

一、一開始要先來點開胃的小菜,我最喜歡從領子下手,就先把領子攤開燙平,外側與裡側分別處理。這部份有點像我吃花枝喜歡先從尾巴扁扁那兩片三角形下手,在小面積中同時包含基本壓燙又需要點細工,很棒,很開胃。

二、接下來是手臂上方關節的部位,包括肩膀、前胸、後背的這個地帶。人的衣服這個地方最有趣,它基本上是由四片接起來的:手臂、正面、背面,還有肩膀含脖子後方連接兩邊肩膀的這一整片。我指的是這四片連接在一起的這個區塊。這個地方是立體的,但是套在燙衣板的尖端,可以以四片接頭的地方為中心點,以熨斗來回轉動把它燙得平整。我覺得尤其肩膀延伸到胸口這一帶特別重要。因為是立體的,所以你另一手要去跟著熨斗的頭移動在前方拉動衣服做引導,可以讓範圍更擴大些,而且燙得更平整。

三、身體的軀幹繞一圈。以一邊的扣排開始,也就是正面翻一半套到燙衣板上。燙平後,用手往前(或後,根據你跟衣服的相對位置)移動衣服轉圈圈,我大約就是繞整個身軀一圈分五次:右排扣附近、轉到右腰側、然後是背後中央,然後是左腰側、最後是左排扣附近。熨斗雖然是一大塊鐵片,但它是有個尖頭的。燙衣服時意識注意到那個尖頭會讓你比較有駕馭感,而且能夠感覺到進出大面積與小面積間的韻律感。雖然說燙軀幹是最大面積的處理,但當中不要忘了襯衫下緣時要用車頭(熨斗的尖端)去壓燙。熨斗尖端的小面積處理在我看來就像一首歌的副歌,是樂趣的重點。

四、然後我們要再回來一次,把兩個排扣的線弄平整,在鈕扣旁邊穿梭需要熨斗尖端的細功夫,很過癮,然後又要拉出來點壓垂直線,一進一出一路往上下整理,很像拉小提琴吧!不要忘了衣領下方的最上面一個扣子喔,這個地方通常會呈配合鈕扣的半圓形,好像溜冰的指定動作一樣,很有意思。另外還有口袋也一併處理,經常會有鈕扣,所以性質也有點像。這是襯衫視覺上的重點所以如果說登山,應該算攀到山峰頂。

五、手臂的部份,先燙好袖口一圈。然後我的方式是先去找胳臂彎,就是抓癢或者說量體溫的地方。這個地方通常是由三片構成的接點。跟上面第二步驟有點上下相對的位置。抓住手臂下方從這個點一直延伸到袖口下方的這條線,用熨斗的尖端為引導,先燙出一個基本的底線,有點像延著一座山的陵線行進一般,很容易安全掌握結構。然後由這條線往上再燙一次、由袖口到肩膀循序燙平整個手臂,感覺有點像幫你的電腦螢幕或手機螢幕貼保護貼一樣,從一角往橫往上平整拓開。有些袖口連接部份是有皺摺的,這你只要將熨斗轉向,用尖端突刺的方式去燙,很容易很方便。你會注意到,熨斗的鐵板與主體間是有個縫隙的,連這個縫隙在這裡都會發揮一點引導的作用。到這裡,你大概就能夠了解,為何要在一開始先把第二步驟先弄好的緣故,如果放在後面才弄會亂了順序造成慘劇。

六、最後,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我喜歡再回到領口,這次把領口翻正,然後用熨斗前端沿著領子的線形再燙一次,這一片因為是立體的,所以左右手要相互配合,邊燙邊轉,來完美熨斗尖頭的轉向。最後意識放在熨斗的尖端,左右手協調,讓整個熨斗從領子的尖端處滑出,結束整個燙衣服的流程。我總覺得到了最後這衣領的階段,好像冰上芭蕾舞者最後優雅的答禮般,彷彿聽到滿堂喝采地滑出舞台,真的過癮極了!

我不知道別人都怎樣燙的,這是Jerry流的燙衣術大公開!哈。有什麼更好的點子歡迎來交流,說不定哪天可以成立「燙襯衫技術向上協進會」也說不定,這志氣太小了,說不定可以成立「燙衣黨」也很難說喔。

對了,燙衣板很便宜,買那種帶腳的,可以拉高到腰際,然後還可以把熨斗放在一側的那種,值得啦。我在IKEA買了一個很便宜,才350元左右的樣子,非常輕,而且收起來很方便。熨斗當然買那種無線的才好,這年頭什麼都要無線,燙衣服還要老拉著條線絆手真的很掃興。一直都覺得燙衣服很無趣的男士們,不妨「給燙衣一個機會」,試試看Jerry流的燙衣法會不會讓你找到燙衣的第二春!

[後記] :

這篇寫完後一直以為只是則有點無聊的東西,後來才發覺到因為Carol跑到Twitter上推了一把,引爆了一連串我一點都沒有感覺到的「關於熨斗的創意聯想」。

我在Twitter上的留言表達了我這個「打電報」(理由詳後)老頭子的震驚:

@carol 難不成blogsphere已經跟twittersphere脫勾了?我剛剛才發覺原本以為靜悄悄的blog,竟然有一堆twitter在四週連動,我這裡都看不到,第一次由衷佩服twitter。這個現象值得觀察。是的,Twittersphere已經脫blogsphere了,而且還架空了後者!」

Fred接著回在Twitter上:

@Jerry_Cheng [twittersphere] 就像電話架空電報一樣啊。😀

對「燙衣服的滋味」的一則回應

  1. ”所有的家務中我最喜歡的一項是燙衣服,尤其是燙襯衫。洗衣服、晒衣服,然後有了乾淨而且飄香的新衣”,同好啊!(熱淚)我所有的家務中最不會煮飯菜,但說到洗衣,晒衣和燙衣,那可真是”做你千遍也不厭倦”,可是我是女生,我很少燙襯衫,但我跟你的手法類似但順序不同,我也是由領口開始,但下一步是袖口,再來是前身,後身,最後也是加強領口結束,還有燙衣板和無線熨斗真的是很好用,實在是家庭必備品啊.

  2. Dear Jenhsiou,
    我好像不該一直強調男生才對,女生也燙衣啊,應該還燙得更多。可能因為我一心只想著襯衫吧?你的留言也佐證了女生少襯衫。我想我們的順序不同也跟襯衫有關係。襯衫陵陵角角的挺麻煩,要挺又要有線,整個型又蠻立體的,不像T恤。還有因為要跟西裝配合,線面沒弄好就會很怪,然後脫掉西裝總不要落差太大,所以燙衣順序就很關鍵,可以加速很多,而且比較不會遺漏重點。很高興認識同好!

  3. Dear Amy,
    講得一點都沒錯,我真的沒有經歷過那種青春期。我以為喇叭褲是三、四年級的懷舊記憶,看來我錯了。奇怪,那我是怎麼走過來的?Jery有夠乾澀無趣的青春被發現了。XD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