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格差社會》

山田昌弘是日本知名的社會學者,1957年出生於東京都,1986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專長領域為家庭社會學、青少年社會學、教育社會學、階層社會學。他之前最知名的概念大概是「單身寄生」吧?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前述各個領域的集大成之作。2004年11月10日出版,我手頭2005年1月15日出版的這本已經是六刷。這本書讀起來真的很過癮,山田昌弘的文筆真的非常好,讀起來完全沒有學者常見的行話連連,有些文句連我這個外國佬讀起來都覺得一直回味,朗讀這樣的書真的是一番享受。



“希望格差社会「負け組」の絶望感が日本を引き裂く" (山田 昌弘)

這話也不只我這樣講,吳老師也這樣說,他還跟我說,像文筆這麼好,讀起來這麼有啟發的書,真是少見。這大概是我跟他讀了這麼多年書以來,第一次他主動說想要保留一本,要沒事唸給家人一起分享的好書。他還說,像這種教授寫的東西,多讀日文絕對會進步,而且會講得漂亮。

這本書基本的理論啟發可以說都來自外國,但重點是他將它們靈活的結合應用到日本社會變遷脈絡的功力,我讀的時候常在想,台灣有哪個社會學家像他這樣?恐怕沒有。再進一步問,台灣的學術環境能夠鼓勵這樣的學者嗎?我希望可以,希望。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當然是「希望格差」,簡單講就是日本從1998年前後進入了「希望格差」的兩極化社會,這跟風險化、全球化當然息息相關,整本書的調性其實是悲觀而直言的。全書分為9章。第一章破題,點明日本社會進入了不安定化的時代。接著兩章分別談兩個概念:風險化與兩極化。接著描述日本戰後高度經濟成長期「安定社會」的構造,作為之後討論的一個基本對比。

五、六、七章分別由「職業不安定化」、「家族不安定化」、「教育不安定化」三個面向分析日本所進入的秩序解組,非常有技巧地將當中的機制與複雜的扣合關係如刨丁解牛般地一一闡明。接著第八章回到在這種秩序解組下尤其是年輕人的社會意識轉變,焦點回到「希望喪失」與「希望格差」這個核心主題上。最後一章談我們能夠作些甚麼?該做些甚麼?

閱讀這本書的經驗更加強化了我對於台灣可以獲益於跟鄰近亞洲國家進行國際交流的想法,日本與台灣的學圈有很大的體質差異,但是差異就有警惕與互補的可能在,台灣在強化以美國為想像對象的學術體制變革時,或許打開亞洲視野可以有助於我們減少一些負面的效應,可以有更多元的學術願景,還對自己社會更細膩敏感的體察(學術領域過度與社會分化地發展有可能反而會創造出跟自己社會對話能力薄弱、但是國際學術量化點數卻挺高的怪異現象)。

關於這本書的論點,我收穫最多的是教育的部份,可能跟我對教育社會學的掌握不多也有關吧?職業的部份因為日本產業體質跟台灣的差異所以比較分岐,家族的部份一些印證我其他地方的一些想法。我唯一比較大的疑問有兩處:一、他的分析內容如果控制住經濟景氣循環本身的直接影響不知道會有怎樣的面貌?二、關於勞動本身,我有點懷疑他對於職業品質低下的分析,可能過於不切實際,或者說,可能出於一個對製造業工作的不確實理解。我如果碰到他本人,會想要問他對譬如Braverman等對deskilling的分析有何看法?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所有關心當代社會變遷如何影響到我們的家庭、教育、生涯、愛情、婚姻、職業的人一讀。對於關心台灣學術發展的人士,有機會閱讀這本書時,我想邀請他們想想,我們在強化某些「國際標準」的學術實力時會不會正在流失了甚麼?我們多了像這樣的日本學術圈甚麼?又少了些甚麼?除了避開些甚麼外,還可以學些甚麼?

對「《希望格差社會》」的一則回應

  1. 「格差」應該可以翻為divide或gap吧?就是「贏家」這一組努力可以獲得高回報,但是「輸家」再怎樣努力都無法成功。「希望」是面向未來的行動動力,山田昌弘把它放在社會秩序的核心來看。

  2. 鄭老師您好:
    我不懂日文,但一直很想看完整三蒲展所著之『下流社會』(天下雜誌有載過),不知精通日文的您,對這兩本著作的差異之處,是否曾比較過?您可曾想嘗試翻譯成中文呢?

  3. 我沒有精通日語,我還是非常粗淺的日語學習階段,我只是沒有放棄,然後很會鼓勵自己而已(就是不把自己的日語講得太糟的意思啦)。天下介紹「下流社會」的文字並不多吧?「下流社會」是比較像非學術的暢銷書,是高明的廣告市場調查資料分析。「希望格差」是日本教育社會學者的研究,資料比較多元,分析比較層層相扣,當然也提出了「希望格差」這樣的概念。我沒有翻譯這些書的計畫,我現在想到翻譯就有點腳軟,事實上在台灣翻譯是有功無賞的純奉獻。我如果要翻譯大概要等到下回升等後有點喘息的時候吧?不過明年初應該會有一本我跟另一位社會學教授一起翻譯的日本社會學教科書會出版,到時歡迎看看日本人寫的教科書有怎樣不同的風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