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晚在高雄的「前英領事館」,我提到iPod,Bear聞言,要我一定要說明為何放棄了Zen,寫blog就是這樣,很多事情必須要「交代清楚」,哈。
我從PC轉換回到Mac,十年前最後一台使用的Mac是Classic,現在從12吋的iBook G4又繼續了Mac user的生活,一個多月下來,我只有越陷越深,根本沒有再回到PC的念頭。一切都是因為我使用Window,即便到了SP2後還是常面對日文亂碼的困擾開始。Window轉換語系非常麻煩,而且只要一切換,日文軟體與中文軟體總有一邊會變成亂碼。這種解決方案真的是折磨人。
本來我打算買一台日文Window的舊電腦,或者分割一下一次裝兩個系統。我想要進入日語環境的念頭越強,想要解決這根本問題的動機也就越強烈。最後一旦Mac的「第三條路」進了腦海,加上iBook實在不貴(三萬一台幣),很自然就買了iBook。
我現在每天使用iBook,只能說如魚得水,這是個徹頭徹尾完整整合的國際環境,軟體當然沒有Window平台上那麼多,但是都還精實好用,而且一台筆記型電腦在手中、日、英文作業自由切換,這種不要再費心分神處裡環境轉換的輕鬆,比甚麼都來得重要。另外,我以前真的非常規矩在upgrade病毒軟體,每一台電腦都裝了正版軟體,幾乎一想到就趕快upgrade一下病毒碼,但是還是會碰到中毒的情事,不然就是弄得自己成天緊張兮兮的。
講這些跟iPod有甚麼關係?當然有,首先因為iPod與iBook、iTunes之間能夠有最佳的整合。如果我只想要保持在一台機器上工作,也就是只在Mac上,那麼我就沒有辦法sync我的Zen,因為Zen並沒有提供Mac版的軟體。更糟糕的是,對於急著想要強化日語能力的我,podcasting是個不得了的助手,iTunes支援podcasting對我就非常重要,當然我還是可以想辦法用手動來解決,但是我不想要在我與podcasting之間存在一些技術障礙,還要另外分神去克服,「我只是想要學日語」,就這麼簡單。
我買了iPod以後的這一個月,因為podcasting緣故,日文又有快速進步,幾乎生活上已經不能沒有iPod的幫助,目前一天大約為聽上四個小時以上的日文,而且還是即時的日本資訊。這讓我的聽力開始開竅,可以聽得懂的範圍開始擴大;而聽力一旦強化,會話的能力也跟著慢慢增進。聽跟說,好像是成套的,就跟讀跟寫比較接近一樣。
老實說,我現在是podcasting的熱情擁護者,因為我是它直接的受益者、見證人。這一切真的要歸功於我向iPod的轉向。當然,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自然也可以用iTunes或其他軟體去聽podcasting。但如果你要真正發揮podcasting可以放到MP3 player隨身隨時聽的好處,恐怕使用iPod還是最方便的解決方案(即便像iPodder也都提供了將podcasting輸入iTunes的一指神功)。
這是我對「棄Zen就iPod」的自白。
身為一個PODCAST的中度使用者,真是悔不當初阿~為什麼要買H10呢?
LikeLike
想請教jerry,能否用最簡單而清楚的方式跟不懂什麼是解構主義的人懂得什麼是解構主義??
LikeLike
很棒的分享
不過想提醒一下,是iTunes不是iTune喔
雖然只差一個s而已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