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年來有每天「寫日記」(部落格或FBpo文)的習慣以自我紀錄與警惕,剛吞了藥,等待發作昏睡前本來想偷懶share出版社編輯夥伴廖的po文當紀錄,但他沒有開啟share,所以我只貼一段來側寫紀錄昨天在或者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對我這短暫人生的意義。
“Jerry就像是一個大聯盟初登板的菜鳥投手,一上場之後,腎上腺素大爆發,頻頻催出100英里的快速球。回程的車上與Jerry分享我在下面聆聽的感想,建議他下一場講座時可以稍微放慢速度。沒想到他說,上去投的人當然要把渾身解數拿出來啊,因為誰知道,還有沒有下一場呢?不愧是Jerry啊!”
其實我20年前第一個部落格名為First Step, 而現在搬到Wordpress的也是繼續取名為First Step, 就是在提醒自己這件事,每天都要roll back像兒童跨出的全新一步,好奇、無知、單純、勇敢,或許笨拙,但全力以赴。
廖的po文也提及了William Blake,提到《尋常的社會設計》寫著獻給「威廉布雷克們」,恰好昨天演講為了回答一個犀利的質問我提及了盧梭(也因此成功地說服了對方)。底下附件是在Prezi裡的一份討論Blake與盧梭(Rousseau)關係的解說(抱歉英文),裡面有一個短片分析William Blake關於chimney sweeper(掃煙囪炭灰的童工)兒童權的詩歌也值得一看!
有興趣的人可以了解一下Jerry背後的「布雷克們」巨人肩膀。哦,對了還有一位Prezi檔提及的巨人,E. P. Thompson,他最後一本著作(過世後一年出版)是《Witness against the Beasts: William Blake and Moral Law》(警戒野獸:布雷克與道德律〉頗有以Blake自況總結人生的味道。
眼皮要瞇起來了,今天日記這樣交代,晚安。
#〈The Marriage of Design and Society〉(《尋常的社會設計》的英文書名),向William Blake的〈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