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初體驗

一開始是想要靠iPad的大螢幕、iBook與voice over來重新找回閱讀的份量、速度與樂趣。感謝在紐約的進鈺、剛好去開會的文誠(因此認識的新朋友),幫我解決account與payment問題的Raymond,正在幫我轉送iPad case的豬小草與他的朋友。我已經使用iPad約兩週了,想來寫點iPad的初體驗分享。

         

【關於視障的輔助改善】

失望的部份先講,首先,iBookStore的電子書真的太少了,我之前應該找找Amazon的電子書的,事實上學術性的書籍幾乎都沒有數位化,連像Lawrence Lessig這種學者也只有一本Free Culture。Voice over部分,在iBook內確實可以開啟功能朗讀,快速short cut是先開啟General底下的Accessiblity中的快速功能,然後就可以連按三次開啟扭選擇「反白」或「朗讀」。順便一提,「反白」功能對閱讀很有幫助,這是Kaya用神奇的手指在iMac上亂按找出來的,同時按Control+Option+Command+8,這麼難的組合,讓我懷疑Kaya是故意來解救老爹的。iPad內附的聲音非常不自然,這早在預期,SpeakIt這個軟體有iMac上GhostReader的水準,非常悅耳,可惜它只能在iBook之外用cut and paste來朗讀,這就累了,只好寄希望於OS 4的多工來解決。除開朗讀,iPad上閱讀文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舒服,甚至我懷疑比紙本還輕鬆,因為放在手上可以很自然調整與眼睛距離,所以算還給我一些閱讀的樂趣!iBook內建字典也非常handy,跟voice over一樣,我希望包括pdf、網頁等其他地方閱讀都可以內建字典查詢,一樣寄希望於OS4。

【關於iPad上的閱讀經驗】

因為iPad跟iphone一樣都是以個別app為基礎的使用設計,我就用談軟體的方式來進行。我是Google的人質,所以首先是Connect這個使用GoogleDoc的免費軟體,再來是Offline Pages這個軟體,它可以插入到Safari加bookmark的方式操作,很方便,我會把需要帶走閱讀或移動跟助理討論需要的Gdoc文件都存在Offline Pages中。這讓我可以進一步放大前述iPad畫面與用手自然調整眼距的閱讀優勢,空間上更進一步解放,在拉個椅子圍起來跟助理討論時尤其讓我可以更專注於討論。另外文件閱讀軟體還包括PDF Reader與GoodReader幾乎是必備的軟體,譬如朋友郵寄pdf檔給我時可以取出與儲存來閱讀。

新聞與雜誌的閱讀方面,如同許多人指出的,在iPad上閱讀是很愉快的經驗,我因為眼疾,iphone幾乎快回覆成單純手機功能時,iPad解救了我,雖然眼睛容許閱讀時間有限,但起碼是可行而愉快。但以iPad提供的數位閱讀經驗來看,許多目前的雜誌看來是令人失望的,驚艷的創意個案不多。New York Times、USA Today與BBC News都算是及格,我喜歡BBC News因為它對視障者比較友善。另外NPR也是讓我喜歡的app,但我主要拿來聽電台(廢話!),NPR News, All Things Considered,Movie、Book Review,尤其是懷念的北卡母校Duke所在放送的WNCU。

雜誌的部份我最喜歡的是Time,雖然有時有些混亂還需要適應的感覺,但真正讓你開始嘗到在iPad上做數位雜誌閱讀該有的樂趣,目前我看到的缺點是:一、沒有Bookmark,每次一離開app再回來就又回到封面,無法理解為何沒這基本功能,或者像NPR一樣詢問你要不要從上次結束的地方開始都可以啊。價錢美金五元,對老美來講簡直是無法理喻,我當然希望再降價,但以遠在台北能夠以150元台幣買本隨身帶著愉快閱讀的Time,我很滿足了!閱讀Time真的是愉快,每一篇幾乎都讓我帶著微笑結束閱讀。一樣,我希望字典可以不離開就查詢得到。一個嚴重的缺點是,每一期的Time都是個獨立的app,沒有一個存放一起的library,完全不懂這些聰明人怎會弄出這種傻事。

另外,我高度推薦英國衛報的Eyewitness,簡單的設計理念、充分發揮iPad的潛能,也開創了溝通的新形式,它是個精巧討喜的雛形讓你會興奮期待受到啟發後更多的創新。簡單講,每天只送一張編輯精選的新聞攝影作品到你的iPad,佔滿整個螢幕,讓你單純盯著那些靜止而精細的畫面想到背後事件、人、物、與社會,因而專注、沉思。輕按畫面,可以看到簡單兩三行字的畫面說明或者攝影師的Pro Tip,你可以存為favorites或傳出email、Twit或Facebook。但我發覺只要到月初它就會連之前畫面與favorite都清光,好可惜。我現在乾脆不mark favorite了,按著power與start把畫面直接抓到photo album中再來玩味就好了。最後最能夠彰顯iPad特色的RSS Reader應該是Early Edition了,有點像PC、Mac上的Feedly,客製化的「報紙」每天送上門,小缺點還是不少但改善後可期。

【視聽娛樂】

iPad的另一個優點是,無線load資料時真的非常快速,這是使用iPad時極大的快感來源,這意味著包括像拿著iPad在家中任何角落看Youtube上的節目,包括我喜歡的TED與Febie喜歡的歌唱競賽節目。Photo Pad可以讓iPad與Flickr上自己儲存的照片保持同步,唯一缺點是,沒有slideshow功能。我還沒有使用過iWork,因為目前也沒有繁體中文的功能,而且像那樣繁複的工作我還是寧可交給大螢幕的iMac。我眼睛差,所以螢幕上的鍵盤雖然反應順暢,但因為沒有機械觸感,只能消耗眼睛盯著輪轉的氣力,如果真的要做大量輸入,我還是會等實體鍵盤。

ArtStudio是個畫圖的軟體,我一直很喜歡塗鴉,iPad的大螢幕與快速反應的觸控面板簡直就是美夢成真,這軟體對我這業餘畫畫餘興的人來講已經充分。大一點的小孩我推薦用Drawing pad,但這東西需要點debug,常常會crash。問小孩想要什麼,然後在iPad上簡單幾筆劃出圖案來,好像在變魔術逗小朋友開心,這是iPad創造出來的優質家庭親子互動。Magic Piano很多人提及了,讓像我這種完全不懂樂理也不會彈琴的白痴可以享受用音樂表達的樂趣,但曲目很少需要改進,還有我終究還是要看著螢幕盯著按,還是少碰為妙。

【遊戲時間】

我看到iPad最大的直接貢獻應該會是在教育市場,比起書包輕太多了,可以裝畫筆、裝樂器、裝書籍、然後要比電玩,我看iPad的電玩選擇應該會更多樣,而且更多教育上具有更積極啟發與樂趣的app。Kaya才兩歲,可以玩的東西不多,他目前最喜歡的是FW Animals,小手兩下已經習慣,在螢幕上把字母拉到正確位置,然後隨著念出字母與單字發音,動物會旋轉、放大然後發出動物的聲音,他很有成就感,經常樂得直鼓掌!Magic Piano也不錯,不用選曲目,我們全家三人可以六指全下,亂點亂彈,鋼琴樂聲本來就很讓人愉快。

Pocket Pond沒有之前iPhone上的Koi Pond好,魚還是不夠intelligent,互動性還有些低,但畫面還是很美,手指放到水池中還是讓人有冰涼的錯覺,可惜互動性不合理,不然Kaya會更喜歡。RealRachingHD與AirCoaster應該有很多人喜歡,但對眼睛不好,正常人應該不用我說會想去試試。其他知名的還包括FlightCtrl HD、Labyrinth 2、Pinball HD、JirboBreak,需要耗眼力的好玩軟體還真不少。

1on1Hockey免費簡單討喜,Glow Hockey是進階炫眼版,但我覺得前者反而有樂趣。ClickySticky點子不錯,就是一堆貼紙,但有些單調。Seuss ABC是我目前付費買的唯一一本英文童書(是個軟體,非iBook的書),Febie很喜歡,這個市場正在等待更多創新的作品。我們家Kaya還太小,大些小朋友的軟體我都沒有,5-in-1 Kid's Pack我在菲律賓朋友的小孩上試過,很受歡迎,朋友也說正是在找像這樣的東西,可見得我以後會有一堆小朋友的軟體等著買。

【總評】

要總體來談iPad這東西真的一定會耗掉另一篇blog的篇幅,我也有很多感觸與想法,就等下次有空再來分享。倒是,我想來個致歉,像這樣的文章應該要充分提供url的link才對,這其實是網路上書寫blog的基本美德,但以我眼睛的狀況寫這些已經該休息了,就請各位麻煩Google一下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