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兵,點檢裝備

  • 這兩天很沒有效率,因為開始會頭痛,然後眼睛也不舒服,尤其連左眼也不舒服讓我有些怕怕。助理跟我提醒了兩件重要的事,第一是,頭痛與眼痛一起來有可能是眼壓太大。第二是,要在累之前休息。前者讓我決定停止工作一下,後者我回想自己這陣子最有效率的時刻還蠻有道理的。現在是8月8日父親節的清晨5:30,昨晚實在眼睛太不對勁,9點就躺平,昨天Febie也開始實驗再提前些跟Kaya睡覺,看看趕在他狂哭之初就想辦法讓他入眠半夜會怎樣,好像還可以,所以她今天趕得更早。我想,我們還是適合當晨型人吧。DSC_0842
  • 昨晚聽了友人的建議,Febie幫我跟書田診所預約眼科,我決定以身體健康優先,今天上午11點左右去換個醫師看看,也不是我不信任榮總醫師,只是每次去總是人好多,你在看病時左右被包夾,醫師、護士、整個環境都讓你覺得躺在一個無形的工廠輸送帶上,許多問題或疑惑都不太好意思問。希望去診所看病可以像上次Kaya去打預防針的地方一樣,可以把自己關於眼疾的許多疑惑都一次解決。工作停頓下來讓我有不少壓力,我們的工作環境沒有打卡,也幾乎等於沒頂頭上司,所以紀律都是透過內在的習慣養成,身體都好像內建了一種進度控制器。但經過這許多波折,還有Kaya在,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學著喊暫停,讓場上投手多幾秒休息也好,就怕運動傷害再上不了場。總之,今天休兵,點檢裝備,我可不想又掉了顆眼睛之類的。

  • 昨天在家邊工作邊休息,我要休息前就將過去拍的影片轉個檔放到Youtube上,沒有多做剪輯,就只是加上片頭片尾的文字,好像不想讓電腦閒著一樣,真夭壽,如果我是電腦的話就這樣說,哈。因為跑電影轉檔與送檔總要許多時間。一支片子有點無聊,就是Kaya的外婆拍他背,哄他睡覺,前後只有三分鐘,我其實是被開頭幾秒Kaya小鳥依人的表情迷上了。另一支是Febie唸故事給Kaya聽,ABC Look at Me!非常簡短的書,剛剛好適合現在的Kaya,而且是在清晨拍的,是他最有活力,最想「說話」的時候。我們在Kaya出生前幾天剛好在整理家裏環境,把許多童話書都搬到客廳書架上,那時候想像的就是關掉電視,打開音樂,然後每天Febie媽咪唸本書給Kaya聽的場景。老爹呢?我大概要等Kaya再大些吧,就是跟Kaya東南西北鬼扯聊天,哈。我們這兩個父母好像別的不會,就會耍嘴皮。

  • 最近又花了不少錢,其中包括買了台空氣清淨機,因為知道Bagel即將回家,我想空氣品質應該會更重要,雖然Bagel會住在庭院,不會進到屋子裡,但人進進出出,一會兒跟狗狗,一會兒跟寶寶,把室內環境維護好應該頗重要。我想先把可控制的變數先列出來處理掉,這樣以後的決斷也會比較清楚,我想,只要把互動的規矩弄好,寶寶與狗在一起的家庭應該不會有問題,反正我們會好好monitoring觀察看看,隨時調整。我很不喜歡被負面思考帶著生活跑,人們因為不安、恐懼的種種負面思考而有許多荒腔走板的推論,幾乎每天都屢見不鮮。我喜歡先想有什麼透過努力、透過創意、透過適切的管理,還可以試試看的可能性,就算最後證明不可行,但連試都沒有試看看,錯過的機會只會讓我更覺得懊惱。可能因為這樣的習慣,長期以來正面經驗的回饋也不在少數,試久了自己也多點膽子,多點讓自己心情鎮定的撇步,想到why not?的機會就漸漸比better not的機會多了,哈。
  •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僱用社會系所畢業或在學的學生當助理,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好奇,加上過去幾年研究題目有些「非典型」社會學,每次都抵不住「不知道會怎樣」的念頭。另一個原因是,請學校教書的朋友推薦時回答中碰到的軟釘子,其實就好朋友才會這麼坦白跟你說:「好學生不多,我們自己請來用都來不及了,誰會介紹給你啊!」,這一聽我就懂了,我最怕的就是碰到「中研院又不教書,還來跟我們搶學生」的指責,我寧可整天關著不跟人接觸,也不要碰到這種原罪,反正你再怎麼做都解決不了。總之,漸漸就學會不向人開口要推薦,即便碰到自己上門的學生也盡量避免。如果還要列些理由的話,還包括,像我有一陣子沒有在學校教書,所以自己碰不到學生,其實自己教過的學生當助理還是比較順手,溝通也多些默契;還有,我過去只要碰到本科學生總是比較嚴格些,說話重些就容易有學生受不了,現在我的人「慈祥」多了。不過,最近好像有些改變,新助理是社會所本科,然後前幾天又有位本科博士生來找我聊聊,我反正大約都看開了吧。因為這樣,多了些跟學生聊天的機會,就常有寫socioblogisgt的念頭。
  • 最近的感想之一是,譬如博士生到了最後資格考與論文寫作這兩三年,一定不要把這過程當成只是「學校」裡發生的事,這是需要慢慢拿掉的「學生」心態。角色轉換恐怕是這個轉型階段最重要的專業養成關鍵,如果你沒有成功「轉大人」,拿到學位的那一刻,會好像新兵突然間被推到戰場一般。角色轉換是個主軸的意思是,它可以甚至貫穿到你論文研究從構思到寫作的每一刻上。所謂「學生心態」在寫作上會是怎樣?隨便講一個,因為我不想把first step的日記寫成申論題。譬如,用shopper與buyer的慣性在想問題,而不是用一個producer與supplier來看待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至於buyer跟producer在論文寫作上的思考慣性有何差別,就放給還是學生的那些讀者自己想想。如果你的論文研究卡住了動彈不得,或許就是這關鍵的差別出了問題。

對「今天休兵,點檢裝備」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