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的週日反思

早啊!昨晚睡得如何?

今天是週日,離重新回到週一起跑的生活戰場前還有24小時,放鬆過但是也要慢慢熱身整頓讓自己可以安然篤定地回到下一輪起跑線上。

前天我寫了則選前之夜感想,只談自己一個人在投票前夜對三個候選人的感受,關於時中我談的也不外「期待奇蹟」,而且只談到我所在的台北市而已,原因是除了這個肉身所及的此時此地,我不想在自己無知的地方上拼命腦補談些沒把握的推測。

昨夜雖然寫了看似不少文字談選舉結果,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覺,我只是勾勒一些結果的客觀面貌,沒有選舉過程的細節評論,而且也提醒那素描對台北市的不適足,一篇充滿克制的單調文字一覺醒來得到不少轉發,有些意外。

剛剛起床,手機看到不少選後評論盡是投射作者內在價值的腦補「現實」,佐以自己關心因而特別選擇性認知到的零星線索當「證據」,大約都是選後積鬱的一些「精神排泄」現象吧?想想,這些文字抒發或許也算有助身心健康、恢復點正負能量的平衡。但讀的人真的不要太認真,別把他人原本的適當排泄當成腦補材料搞得自己的積鬱擴大更加混亂內傷。X_X

這世界發生事物的真實面貌只有很少我們可以確切掌握,我們的無知大到人們害怕承認以避免徹底虛無的地步,但從這個前提出發的實用主義者摸索實驗地好奇上路卻是我最喜歡的態度。好消息是:從承認無知出發不下結論地探索得到的,就算只是一些碎片、一點點稍稍可以客觀肯定的現象描繪,對我們每個總是在侷限的特定時地、帶著一只單薄肉身在生活中必要莊嚴認真地行動的個體來講,往往也就足夠。

挫折總會驅動尋找發洩,挫敗的民進黨自然成了標的,他們選後檢討是必然的,希望一切反思與整頓都能順利,疫情過後台灣這才要進入高風險的暴風圈,我們需要這個還有相當理想性與組織力的政黨快速振作。但,不需要把錯都歸給民進黨,它需要檢討是絕對沒錯,我也有很多粗淺的觀察想要提醒(資訊戰不要自滿真的不好打…..等等)。

我們都是亂世台灣的局中人,所謂「當局者迷」裁切現實化繁為簡後看清楚用力的焦點是行動的必要,但它往往也正是行動導致困境的盲點所在,而且大凡人事多順著最小阻力的方向不知不覺傾靠,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溫水加熱煮熟青蛙的寓言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才需要站在距離之外的人提供reality check的知覺校正。同樣的道理也會發生在此刻的你我身上,我們起碼還有決策範圍有限、成敗的影響容易修正的孤身輕快,忙起來吧,在我們自己可以掌握的當下。

政黨是個龐大的機器、容納許多利益/價值人群的複合體,我不會想要去苛責民進黨,畢竟很多人在裡面沒想過明哲保身地努力,而且帶著台灣人百年民主想望的理想性,我不是一個政治商品置身事外的消費者,無法出口「挑剔的消費者才能刺激商家進步」的冠冕堂皇,蔡英文、陳時中還有很多投身政治工作的人都努力過了,我還是心存感激不會把所有甚至網路上的暴走事都推到他們身上。

台灣的未來不是他們才要扛的責任,良善政治起於更接近我們的社會與生活,政黨最終只是過程與手段,「乘敗選的機會」回頭檢視我們自己身上的盲點、順著直覺漸漸走歪的風險、掩飾無知的過度腦補想像、逃避面對客觀現實的懦弱…… 生氣的時候一根手指對外就好,四根手指回頭好好捫心自問。

週日的清晨,放下選舉剛過的緊張好好放鬆、心思清明地緩緩整頓內外,讓週一重新起步的妳我都能蓄勢待發、更踏實有力地捲起袖子幹活,為了保衛我們脆弱美好的福爾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