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社會」的記憶與甦醒

過去8年在實踐工設當老師的我開口閉口都在談設計,再更早的幾十年我在中研院當研究員的日子基本上都在談產業與市場,再更早出國拿博士學位前很多人認識我是在談民間社會,一定意義上政治,包括碩士論文談勞動體制形構其實也是在某種多元政治的後設框架下的產物。

木魚的「民間社會論」在《南方》出版雖然都是應急下的戰鬥文章,但我跟那時意外的夥伴「江迅」(郭正亮)就在一期期的編輯討論中成為時代因緣際會下被推在一起的朋友。我跟他的性格很不一樣,談事情的態度也很不一樣,我是很認真的理論思考者,把言說當成價值信仰的摸索實踐;他年輕時就透露熱衷權力的野心,拿到我給他的稿子後馬上想到的是如何加料兜出一塊地盤,如何營造機會可以浮現的新衝突線索,他添加補充了一些戰鬥文字後現實上就拿著去找各路人馬較量斡旋,回來跟我報告的鬥爭經驗天花亂墜充滿激情火花。

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政治學充滿權力的欲望與攻城掠地的男性激情,坦白說,令我厭惡而保持距離。我還記得他有一次跟我提及幾位他崇拜的政治人物,各個都是革命中的謀略梟雄,然後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江迅跟我分享了他雄偉的自許:「沒有想要成為總統的政治人物都是不夠格的」,我聽了看著這個年輕朋友不解這樣的生命情調如何值得投入,但是至今印象深刻

我出國在美求學,台灣的朋友(如果我記得沒錯,蔡其達)跟我聯絡曾經要我寫些回應,什麼島嶼邊緣、國家機器….已經取代民間社會云云(他老是愛說我濃濃學究味,但老實說在我眼裡,他才是在思潮裡浮沈上不了岸的書呆子,哈哈)。 我一輩子到現在對馬克思主義不只沒有好感,甚至格外警戒包括現實裡的反共,我嚮往的是英美經驗主義、分析哲學、實用主義的民主傳統,喜歡的是西方多元自由主義的價值。

我大學時熱衷閱讀的是塗爾幹、帕深思、季登思….,但迫於總要回應一些輔大當時醉心左翼思想的憤青學弟曾昭明,才認真讀了些阿圖賽的東西,但閱讀時對於文字中流露的冷血威權主義思維深惡痛絕,從那裡開始跳脫結構主義輾轉跑出解構的思潮也有所理解與預期,對於台北跟著下一波跑出迷惑憤青的左翼流行思潮心裡有數不覺驚訝,我那時在杜克校園裡關心的是經驗研究為底的知識突破,對參與遠方家鄉的「複製人戰爭」怎麼可能感興趣。

由政治進入產業市場,然後再進入設計文化,從塗爾幹、帕深思走到奇美爾與拉圖,當年那個「民間社會論」的木魚並沒有太多改變,只是拒絕再做狂妄的大論述,寧可跟著物件具體描述去連結實作。依舊刻意跟我從江迅那裡目睹的那種政治熱情保持距離,但我的價值信仰與世界觀一直沒有改變。譬如Lessig的數位時代「自由文化」與Creative Common運動在我看來就是從「民間」出發保衛「社會」與「常識」的一個令人興奮的當代民主開展。我所有關於DxS、尋常社會設計、還有民藝再現的追索,都是「民間社會論」那個世界觀更踏實地「回到社會」的落地延伸。

台灣有不少優秀的政治學者,我曾經服務過的中研院社會學所就包括了乃德與介民兩位可敬的舊同事,當然也不要忘了「三吳」的最後一位台史所的吳叡人。最近很多人喜歡嘲笑陳明通,但他可也是做過重要研究成績的政治學者喔,笑他之前先刮刮自己的鬍子。不過,給我這個民間社會論後就跟政治保持距離的社會學者最大啟示的其實另外有人,2000年總統大選那夜讓我懷念想到的也是兩年前過世的他,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還知道1998年過世的盧修一?(可能)即將下任的蘇貞昌院長應該不會忘了他。讓我略過他的事蹟不談,我記得看過一份他生前的最後訪問,他提到台灣民主尚未成功仍需國人犧牲奮鬥,但如果台灣民主已經是個穩定的民主國家,而他的人生可以重來,他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演奏小提琴的音樂家!

我離開「民間社會論」之後的軌跡,可以說是心裡不忘念記著盧修一這位台灣民主前輩的夢想下,想要讓自己任性地在民主化後的台灣耕自己的一畝田,拉屬於我自己的「小提琴」,像在冥冥中透過聽自己內在自由靈魂的抒唱,一個遠離政治而執意「任性」的社會學者somehow在我看來就是在替代台灣身體力行的政治學前輩實踐他未能如願的夢想!

不過,這次選舉過後,我深深懊悔自己錯了,當年的「民間社會理論」如今有了被時代逆流挑戰的理論破口,所謂「後事實」的數位時代正逼迫我們重新思考我們過去視為當然的「民主模型」,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政治想像」來拯救與鞏固民間社會,需要一個重新扛起政治文藝復興的政黨來推動這個迫在眉睫的挑戰,我們需要暫時放下心中的小提琴,拿起防衛台灣稚嫩民主岌岌可危生機的榔頭,在數位時代的惡水黑溝中再一次、最後一役勇敢想像足以帶我們跨過紅海進入應許彼岸的民間社會!

#我本來想要寫的是「台灣必須踏著王世堅的dead body民主前進」,結果人真的老了,開個頭就一路寫成回憶文了,X_X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