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重逢

因為Covid-19作亂睽違三年老友成了稀客但終於還是重逢,佐藤(Yukihito) 與川上(Momoko)週五來訊說到了台北,我們馬上敲定次日下午碰面。

我1996年回國進中研院社會學所才赴任不久,第一個來訪的學界朋友就是川上,那時她應該也是初入「アジ研」(亞洲經濟研究所,日本區域研究的智庫)的菜鳥研究員,不久又認識佐藤成了莫逆之交,我後來當過「アジ研」的訪問學者,桃子也來社會所當過訪問學人,可以說是我跟日本學界連結的一座人情飽滿的橋樑。

從這兩位朋友開始,我認識了日本台灣研究圈的許多朋友Ogasawara、Terao、Takeuchi、Numazaki、Junko、Shingo…. 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一圈圈擴散出去,幾乎認識了所有知台的日本學者,也拜見了許多日本區域研究令人景仰的前輩。但這麼多年來,定期碰面一直不變的回憶畫面就是這張,差別除了歲月不饒人的體態,還有多出來的小傢伙(是說Kaya現在也不小了)。

我們這個下午先在Komeda聊了快兩小時,然後跟Febie與Kaya會合去懷舊的啤酒屋快炒店,最後又回家裡飲茶續攤談家居與論時局,直到夜深才送別兩位離開。跟政治學、經濟學背景的台灣研究專家聊起(他們從歐美學科分工來看其實都是社會學家)馬上把做了半輩子政治經濟與產業社會學研究、那個設計圈新朋友不認識的Jerry給喚回了魂。

發覺自己那部分嚴肅認真的學者腦袋一直還在,言談間夾雜很多論證引述還有假設推估的習性不減,還不時要他們回社會所碰到介民等一班老同事帶我的問題過去,拿我的論點去比對看看,老朋友彼此見守著默契裡的青春模樣。

三年災禍後重逢,世局翻騰丕變,兵戎戾氣不減,在唏噓嘆息聲中送他們離開,我一個人在深夜靜謐的社區裡徘徊些許,那個本格的發展社會學者需要一點時間冷卻退場,也目送一部分的我被他們帶著離開,在我們共事熱議許多年點滴不斷的共同記憶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