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MOS跟Kaya邊用早餐邊聊天,他說煩惱不知道通訊錄上的日記要寫什麼,我問他你寫這些日記時腦袋裡想的閱讀者是誰?「當然是老師!」我跟他說,其實他很多每一天發生可能最重要的事都沒有寫,沒有想到可以寫,因為他誤解了日記,想錯了對象在寫日記。
我這個寫了30年日記的老部落客老爹於是跟Kaya提醒,很多一輩子生活得精彩的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因為他們寫日記從來不是為了別人寫的。我問他,想想,寫日記的理由。什麼是日記?一個人寫日記,那一刻是在做什麼事?
兒子,日記不是寫給老師看的,是今天的自己寫給明天的自己看的,是幫助我們自己學習,就算離開學校沒有老師,就算父母不在身旁、就算落單沒有朋友,仍舊不會也不需要自我放棄,仍舊可以腦袋清楚地自我對話、一個人就懂得怎樣陪伴自己的重要道具。
兒子點頭表示聽懂,我們父子每天朝夕相處,他聽到Daddy的想法,看到Daddy的做法,也不時讀了原本Daddy只給自己看的日記,他知道「寫日記」融入了生活中成為「聽說讀寫如呼吸」般的原始面貌。
傍晚,我再度打開他之前用過的日記軟體,跟他討論要不要再來試一次,先寫給自己,然後再謄出願意跟老師分享的部分到通訊錄上。他跟我要了個有注音符號的鍵盤(還好很快從倉庫裡挖出一個),於是開始了新一輪的嘗試,邊刷牙邊寫日記的輕鬆樣,看在老爹眼裡特別高興,有日記陪他我就放心了。
孩子的學習成長沒有進度,動機出現了就順勢讓他試試,拿起放下幾次都不要緊,不要因此就放棄,甚至糟糕地認定他沒有耐性,因緣際會時機成熟就有機會變成他真正身體內在親密,靈魂肌肉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