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報告個好消息,Febie昨天測快篩陰性了,她還要在家裡當女王待到6/3,才能在6/4完全解封領到傳說中的小星星,這段期間她在家裡走出臥室還是會隨時戴口罩,衛浴也都是自用跟JK分離。我們兩天一次的快篩會繼續,然後接近瘋狂的酒精清消也會繼續,總之,fight到最最後一刻!
接下來的訊息才重要:今天早上經過年輕朋友的提醒,我這老糊塗回想才知道做錯了事,各位千萬要記筆記,很重要,不要犯了JFK家過度天真的愚蠢錯誤:
Febie快篩陽性後,我打了電話給米力「前輩」了解一下接下來的步驟,然後快速跑去檢驗PCR,也知道確診確認後要儘速自主通報周知。然後就頻頻查手機等電話,收到簡訊後馬上(事實上是「才」)聯絡周邊的親友。
以上,「錯了!」
因為這樣我們的接觸者就延遲了一到兩天反應,錯過本來可以做的自主降低活動,雖然他們不見得是「密接者」(見文最後定義),但沒有及早通知確實讓他們失去根據自己的防疫偏好採取應對行動的機會。
「密接者的接觸者」(這是個很曖昧模糊的概念,問題在何謂「接觸」?)即便在「快篩之後、確認之前」這段期間我認為,我相信很多人也會同意,有被告知接觸過可能密接者的權利,人情事理來看更是合理。總之,請各位如果碰到相似狀況,記得全面預告周知有接觸過的親友喔!
#依現行COVID-19之密切接觸者定義「自確診個案發病前3日起至隔離前,在無適當防護下,曾於24小時內累計大於 15 分鐘面對面之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之醫療人員及同住者。」
所謂「適當防護」,最常見的就是當事人有沒有全程戴口罩,所以不是有接觸就算密接者,可見得戴口罩,勤洗手、環境清消,這些基本防疫動作有多麽重要。
我檢討自己為何會疏忽的原因,可能是被這個定義所影響,而且在學校也都是這樣實作,所以,碰到自己家人確診,「照醫療專業團隊給的規範做事」第一時間通知的事就忽略了,就是個專幹蠢事的「科學怪人」啊,哈哈。
之前學校還維持實體課程時,我不時會收到課堂上有密接者或者確診者的通知,老師從頭到尾都戴著口罩在上課,被要求也自己要求的,就都只專心在如何為密接者或確診同學安排線上上課,不當自己有成為密接者的可能,實作久了對通知的事麻痹也是可能的原因。
但,我還是對自己的疏忽感到抱歉,深切自我反省檢討中,也跟受影響驚嚇到的朋友致最深的歉意,各位朋友記得如果碰到我一樣的狀況要廣泛預警喔,壞的榜樣不要學。
附一段Kaya小時候的影片,家人一起互相支持鼓勵,是走過任何難關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