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JFK家裡最大的變化不是書店、不是搬家、不是新車…. 是Kaya的變化,我分享一張Kaya小時候的照片,在家裡後院的飛機場,字也是當年寫的,看著看著感慨很深。
我把大半的時間(是的,原本可以拿來做研究寫作出版,一個被育兒荒廢生涯的社會學者)都花在陪伴兒子成長上,週一到週日沒有一天停止,到現在我一下課就是趕回去跟兒子碰面,沒有其他的念頭,這十三年的父子互動可以寫一本厚厚的回憶錄。
Kaya最近(像他自己說的)進入了3.0,整個人像脫胎換骨般變得穩重堅定,成績也開始看到起飛拉高水平的動力!
Kaya按尋常規矩照學區分配就讀一般國中小,沒有參加補習班,沒有參加學校的課輔,也沒有參加自學計畫(那其實是大人更勞心勞力集體費心經營的另一個系統),卻是樸實無華地真的在履行「一個人的自學生活」。我就是狠狠下決心放任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去摸索對應學校的課程,國小還好,進入國中後,他的學習過程可以說跌跌撞撞,一年級快被誤解當成問題學生,他關在自己房間裡把課本當繪本塗鴉,筆記不知從何下手,準備功課沒個章法,考試成績當然也亂成一團。
但我知道,Kaya是個內心上進想要「做好事情」的乖孩子,當然也經歷了許多茫然摸索無助的痛苦,我看在眼裡只有祝福,就像小學生的Kaya在奇萊山頂一個人攀爬,我也只能在距離之外提醒觀看、加油打氣。我從自己的經驗中學到,從自己親身走過的經歷,從自己內在長出來的體會,才是人生所有真切事物的踏實土壤,好好地體會摔倒,才有機會扎扎實實地享受,終於抓到要領站穩、終於摸索出對的跑步習慣,苦盡甘來一切都終於make sense的內在充實感!
國二下學期前的寒假我跟他做了很多溝通,討論了他刻骨銘心的許多學習挫敗,告訴他現在開始我們要總結經驗來好好規劃過彎超車的路徑,我跟他一起重新調理學習環境的細節,給他信心會陪他一小塊一小塊慢慢「收復失土」,國中的最後,只要瞭然於胸知道準確換檔、專心衝刺一年也就夠了,因為挫敗中反思堆積的能量已經為這孩子換了一具內在的引擎,跑道重新鋪好一定可以跑得很快、衝得更遠。
最近幾週,Kaya的學業進步幅度與生活表現的從容都一一證明了我「跟從相信」的賭注是對的,他開始在國中生日常的平地中重新整頓好自己的裝備,奮力專注地「起登」隱然在小男孩前面那座人生的「高山」,當父親的我,為這個孩子自我覺察的細膩與堅定反撲的韌性感到無比驕傲,他最近快速轉轍成長的點滴讓我這個把兒子的教育當實驗所信理念的瘋狂老爹不僅為之驚艷,也獲得了珍貴難得的自我肯定,感謝親密戰友KAYA,當年的小屁孩要起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