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義、OOO與民藝的思想螺旋

Andrew Cole是杜克大學文學博士,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英語系任教,主要專攻前現代從希臘到尤其中世紀哲學的這一段,他的課程與言説範圍很廣不限於此,我今天的民藝閱讀都環繞著他這個「攻擊手」,所以來分享一些我對學者們藝術鬥嘴的有趣紀錄與民藝感想。

Andrew Cole在2015年(Summer issue) 在《Artforum》上寫了篇對Speculative Realism尤其是我熟悉些的OOO大將Harman的嚴厲(甚至可以說不屑鄙視)的批判,文章的標題是:「Those Obscure Objects of Desire: The Uses and Abuses of Object-Oriented Ontology and Speculative Realism」。出版後隨即在2015年9月秋季號收到Harman的回應,同期也包括了Cole對批判的批判的再回應。

這個爭議圍繞著物件的自主主動性,人類理解與言説事物本質的可能性,然後可以想見地就環繞著Kant「物自身」不可知(但可思)的論點做了一些拌嘴互咬,對於Harman脫離主流的Heidegger新詮釋當然也酸了一遍,最後因為在Artforum上打架當然也辯論到Art的理解與角色。

雙方的文字都很刻薄,基本上都在暗示對方做學問的輕薄狂妄,但我看主要是Cole一貫的批判調調開的頭,他批評specualtive realism這些人(其實他砲火不只停在這裡,還包括Latour與Vitalism這群「新哲學」)只是個自以為開創新視野,對於哲學既有的傳統智慧無知,不知道很多論點早就被講過而且還鋪陳演繹地寬闊而平衡許多,的一個流行現象。他還強烈暗示,「新哲學」只是一種資本主義的文化消費品,油頭滑嘴的保守新右!關於這部分真的好無聊,基本上就互相攻擊「瞧,果然露出了左/右的狐狸尾巴!」這類老掉牙的東西。

比較有趣的是,Andrew Cole更早些2013年在《the Minnesota Review》上就刊出的一篇更全面攻擊「新哲學」的文章 「The Call of Things: A Critique of Object-Oriented Ontologies」。Latour在那篇被罵得更為集中,但speculative realism的所有人也都難逃彈火。

這篇文章引起我的興趣是,他不再強調Kant這個現代哲學的「傳統」,而是攻擊這些對哲學無知的新流行者對中世紀哲學,尤其是神秘主義神學家Meister Eckhart,的無知。你們講的這些不只早在神秘主義神學裡就討論過,還比你們的去頭去尾論述精彩,文末最後一擊乾脆把這幫人豆推到前五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身邊。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以專家的口吻把OOO及Latour跟Meister Eckhart的神學拉在一起的這個論斷,因為柳宗悅的民藝思想背後有著基督神學的背景,這個背景中Meister Eckhart正是他最倚重的神秘主義神學家;然後另一頭,我對民藝的重寫則是依賴在對民藝思想與Latour+OOO存在高度相似的直覺與細部閱讀上!所以,Andrew Cole的這個批判對我的書寫意外成了非常珍貴的定心丸,哈哈。然後,他跟Latour與Harman的拌嘴對我的民藝「重讀」、「重寫」就充滿了「預先見證思想肉搏」的辯證啟發。用附和Cole的講法,我認為受Latour+Harman啟發的「尋常的社會設計」可以透過重讀「受Meister Eckhart啟發的」柳宗悅民藝思想找到更貼合落地、提供文化運動更寬闊視野的「社會/設計學」的設計史根基!

但是Andrew Cole對於Latour+OOO的理解也真的太過窄化了,他用Meister Eckhart的Logos-centrism來一起批了OOO也非常奇怪,因為《約翰福音》裡的Logos(太初有道)恐怕不是被「後學」集中攻擊的那個Logos吧?還有,如果你從「似曾相識」來看,那許多思想理論的細微差異與重大辯證突破都會被輕易錯過,那人類的知識是要怎樣往前走?

在我看來Latour+OOO的「新哲學」確實有舊味道,也是「前現代回返」(或者說「我們從未現代化」)的文明論乾坤大挪移,更是擺脫「後學」pragmatically回到Realism的一個契機,從既有「歷史的」分段來看,說是「中世紀傳統智慧」的文藝復興確實也不為過,而這,正是柳宗悅當年緬懷江戶末,甚至立志要回到初代茶人的動機!但是,這可不是思古幽情或懷舊情懷啊,柳宗悅與我都想要說的是這樣的態度:「回到過去,是為了要找到此刻前進未來的正確路徑」!這是最終徹底的「反現代性」立場,歷史在兜圈圈的非線性螺旋中前進,進步不是一條直線,人類的文明奮鬥沒有歷史終結的康莊大道。

關於Meister Eckhart這本還不錯:https://www.amazon.com/Meister-Eckhart…/dp/160868265X

關於Cole與Harman的論爭:https://www.artforum.com/print/201507/object-lesson-54486

如果嫌這循環還不夠,這本書加入印度神學環流大亂鬥:《柳宗悦とウィリアム・ブレイク: 環流する「肯定の思想」》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