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下午5點確實是高端疫苗的解盲記者會,希望結果漂亮,如果數據不佳,那台灣除了繼續依賴國外進口或友邦贈與,國產疫苗的部分就只剩聯亞最後一棒,悲觀主義的士氣打擊應該很難避免。
不過面對世紀疫情的殘酷現實,本來就是人類很難控制的天命,以台灣人習於在國際逆境中求生存的根性,應該很快就會回神繼續打拼吧?總之,期待迎接好結果, 也準備面對壞結果,在瞬息萬變歷史性的每一刻,只能專注於每個當下,盡我們最大的努力。
看遠一些,就算高端解盲後通過EUA, 自願施打為前提是必然的,那麼國產疫苗被民眾接受的程度會如何?接種與不接種的分佈與背後的認知趨力會是什麼?反正居家防疫無聊,就塗鴉一個Body-Tool-Environment的模型。
綠色的方塊是stable-core adopters,旁邊臨近是三種compromised adopters的亞型,如果能操作化一些問卷訪題應該挺好玩的。(疫情不忘娛樂,哈哈)我猜大部分的社會學研究者會挑另外一組變數吧?譬如:政黨偏好、國族主義、現代理性之類的。X_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