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中研院的前一年,知道自己即將面臨失業有一段「空檔」終於可以閉嘴實際做點什麼,也為了幫大稻埕世代群衝過第三棟關鍵的創業街屋,JFK繪本屋於焉胎動,從裝潢、登記、進貨、僱員…甚至Logo到每一座書架的設計監工,下決心後一個人像瘋了般規劃指揮,在密集籌備的45天後,繪本屋奇蹟般從兩個月前的一個單純念頭變成世界中誕生的實體。
兩年後原本還在思考規劃下一棟「童藝埕」,經歷了出乎意料之外清大對我(再過幾年才想談)的「毀約/背叛」,讓我看透了高等教育的學院如何不可靠,下了現在想來更正確的決心,加入實踐工設專心追求自己原本也準備著的第二B軌的DxS生涯(其實它本來是A軌,但已經過世的學長吳泉源當年一再不懈地要我去清大跟他一起奮鬥!唉,如今熱情的學長也走了)。
然後,就在那時父親退休空出我出生地雙連老家的一樓,他問我要不要跟他當年接收祖父創業店面一樣搬回來接下第三棒,我為了可以專心在進入實踐後衝刺DxS新生涯(說起來大概沒人相信,我從第一年就規劃了加入第5年前後啟動的連續四本書寫計畫,是的超過10年一以貫之的藍圖),毅然決定長痛不如短痛把JFK繪本屋搬回現址,重新又設計監工一遍,經歷務必在最短時間內無痛搬遷移轉的壓力,再確定調整了一次定價政策,這才放心離開快跑追求我的DxS夢想。
過去五年間,我很少提及JFK繪本屋,因為幾乎都放任丟給Febie與員工去經營,這過程中我在一旁看到越來越多偏離了我當初設定經營架構的合理性,慢慢除了在課堂跟同學解說設計與創業,我不再提及書店的事,書店也不再接受訪問攝影報導。一方面我剛進入SCID要快速就定位,然後鋪陳好未來10年的教學/研究/出版的基礎,根本無法也不應該分神,另一方面我既然沒有多餘時間與精力可以leverage書店的日常,畢竟現場權責不相符只會加深員工的工作干擾, 就要心臟練強些接受溝通的困難,只能膽戰心驚地盯著財務一旁袖手。
幾天前我在FB寫過一段限時動態:
“創業從來不會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但它是一個人一輩子有機會可以做點有價值事情的一種踏實的可能,高點的願景初心永遠不該忘,低點的營運基本功不能一刻鬆懈,中間任何走歪了迷途的,再痛都要全員一體熬過、堅持改回來!”
我的第一本書《尋常的社會設計》已經順利出版,第二本《重寫民藝》也在進行中(出版方面還有些年底才能宣布的有趣事在推動,到時候成熟些再分享),學校我可以自在活動呼吸的伸展範圍都被我test and push過一遍,可以做的,不能做的心裡清楚瞭然,一切都上了現實允許最佳均衡的軌道(心境上彷彿退休,哈哈)不再需要費心。
是的,Jerry該回來照顧一下Kaya之外我的這個創業的小兒子。
我決定6年後回來再次面對它、徹底內外整頓一遍JFK繪本屋,過去三週跟公司員工線上線下的溝通花了我很多時間,目前固定每週起碼一次開會,我會用最大的耐性逐日逐週慢慢但堅定地推動,報告/檢討/確認接下來半到一年的改革進度與方向。
我雖然是個社會學者,但很多地方並不主流,也不政治正確,在我眼裡社會學的過度抽象是極需要(明明也可以)克服的老問題,而一點物件與設計+落地實作的sense可以給很多的幫忙。在我眼中,所有事情都發生在shop floor,我現在的世界觀徹底bottom up,人的在世努力要放在hand on的地方think tight, work hard, 在一個閃失就不同結果的一個個關頭上協調溝通執行。(插播:我支持三接外推。:) )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很理論」,其實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仔細貼近鉅細靡遺地「描述」世界的許多碎片角落,那些地方才有我的社會學熱情,如果那些不被官方思維承認是「社會學」,那就去他的社會學吧,真誠踏實比那些姿態/分類正確性重要太多。
我可以輕鬆承認,書店過去幾年做錯走歪了很多很多地方,我有個長長要撥亂反正的項目清單,但我們還是有許多優勢,很精彩的人才組合,長年熱情支持的家長客人,很多不難喚醒、其實也一直都還在心跳顫動的企業文化基因。改變的過程一定會有很多困惑甚至痛苦,但2022年重返的JFK繪本屋是值得期待的,我這輩子走過太多在別人眼中瘋了的斜槓之路(但我的眼裡可是吾道一以貫之啊,哈哈~),清楚我在做什麼,想要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往哪裏踏實地前進。
今天傍晚密集地storming,要員工準備好白板,我邊討論邊塗鴉說明公司決策與規劃的關鍵,員工都很聰敏有慧根的,反覆跟我提問確認後終於還是懂了,剛剛看到她們在公司FB專頁po了這個我的最新「藝術作品」,覺得好笑,你看的懂我正在試圖溝通什麼嗎?哈哈。我比較關心的當然不是我的「藝術天份」有沒有被看到(看得到才怪~),反而是員工寫的文字部分,看來雖然知道會有陣痛期,但情緒是upbeat樂觀、充滿自信與期望的。這樣很好,我們有絕對清楚客觀的分析做基礎,有七年通過風風雨雨還在的底氣,加上細心專注的執行與彼此默契搭配的提醒,一定可以走到我們如鷹眼般銳利盯住飛身前往的目標!
JFK, Go, Go,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