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台灣的變化之際

日本台灣學會的通訊,特集「感到台灣的變化之際..」,松田san的卷頭語「台灣能, 為什麼日本不能?」特別用中文書寫,讓人微妙感覺發語者是台灣人的另一種可能,日本人感受到台灣人對日本的感受變化下的自己(哈哈,繞口令),從松田等寫給日本台灣研究者的文到台灣人日本研究者的閱讀,多重意涵的交叉閱讀可能,非常微妙的nuance。

特集文章每一篇都好看,幾位是熟識的朋友,有種老友促膝的貼近溫暖,尤其讀到牽涉到台灣研究者自身思及台灣之際(正是特集主題的文字設定)微妙變化的自我,閱讀時特別有悠然的趣味感受,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間「認同黏著」與「凝視隔離」的流動性,這大概也是「區域研究」特別有的魅力吧?

總之,週日清晨一口氣就把整個特集很愉快地讀完,尤其在武漢病毒肆虐、台日交流被迫中斷的此刻特別覺得溫馨,視訊與親訪之外,文字書寫與閱讀的隔岸神交也是不能被忽略的「第三路徑」啊,今天就來好好寫寫日本吧~我那在支離破碎時間中緩慢推進的《重寫民藝》。

我的學思生涯經歷過許多波段的位置變化,「日本研究者」的角色早被集中於DxS的心力所沖淡到幾乎忘了,日常生活裡也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使用日文到荒廢駑鈍的地步,大概《重寫民藝》完成後也是我跟日本研究鄭重揮別的時候,有趣的是,我腦中一直沒有意識到這本書當然是日本研究的事實,直到今天讀完通訊才意識到我跟日本台灣研究友人的距離實際上疫情之際還正在大幅拉近呢!

無論如何,物換星移,友誼常存,我的日本老朋友們,大家都好嗎?好久不見,期待疫情緩和後,在台北或者東京、大阪,,,的重逢,希望我到時候可以遞上完成的功課《重寫民藝》跟妳們致謝多年來的支持照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