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天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活過來的,今晚回到家裡書房亂成一團,整理了兩個小時才比較像樣,今晚好好睡個覺,然後明天到學校找個地方為第二本書「開筆」!
接下來還有幾個答應的小講,但應該可以no brainer應付得了,暫時請各方大德別找我,我想把學校課程顧好,然後好好把定調的序章鋪陳得體。
雖然三天三個講的題目南轅北轍,但我也充分利用了這三次機會做了些「自我整理」。
第一天雖然是到高雄誠品談《尋常的社會設計》,但我準備了一個介紹書的新方式,讓keynote中的一些新slides可以置入第二天大稻埕的民藝講。然後準備第二天因此輕鬆些的大稻埕藝術節閉幕民藝講時,再順便部署了銜接到今天台中國美館「推測設計」對談的keynote slides!
民藝講結束後,我打鐵趁熱一直到第二天台中上場前,繼續集中心力做了許多關於推測設計的私筆記(包括泡在台中高鐵站三小時),雖然對談中只用一小部分,但我要的正是「過度準備」的那許多趁機挖掘出的「原來我這麼想」。
坦白說,「推測設計」完全不是我的菜,你想也知道,一個即將「回到過去」跟百年前的宗教/工藝學者柳宗悅請益、並且才剛寫完一本書反覆強調「尋常」的設計/社會學者,怎麼可能會跟反方向急切要「擁抱未來」、想方設法要刺激思辨新奇的「推測設計」對上味啦!
我今天的發言只是刻意play devil’s advocate,頂多只是讓推測設計更critical一些purely speculative的應援演出而已。Paul Gong與朋友們就請加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