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些讀友已經完成《尋常的社會設計》的閱讀,這本書的最後結束於底下這一頁簡短的謝辭。

不想讓這謝辭埋在實體書本曲終的角落,即便沒有買這本書,沒有讀到最後一頁的朋友,我也希望他們有機會聽到我的心聲,看到我好好表達一次這本書見證的感激,我要感謝:
「中研院的師友們提供我回國後長期專注於學識成長的環境支持」,我寄了一本簽名的拙著給中研院院長,還有社會所所長謝國雄與前所長蕭新煌老師,也撥了電話親自向後面兩位致意,我六年前主動離職時就說過,離開是為了完成我當年進入中研院時發誓的承諾,現在我終於站到學術生命的第二條起跑線上,這個喜悅自然該跟我中研院的師友們分享。
「實踐大學工設系同事們體貼入微的照顧與教學熱情的鼓舞」,這五年來太多刻骨銘心的教學點滴是我一輩子珍惜的寶藏,沒有實踐工設開放給我的教學/研究場域,這本以及後續計畫出版的書沒有一絲機會出現在這世界上,這本書是100% 「Made in SCID」的設計思想寶寶!
「感謝「《數位時代》的偉雄、《週刊編集》的取中與《La Vie》的敘潔給我雜誌空間磨練跟社會傳情達意的功夫」。只能說自己在寫作上的資質駑鈍,花了那麼多年的功夫才勉強抓到一點流暢寫作的心得,這一路下來我大部分的寫作經驗都是不滿與挫折的,但我何等幸運有你們的容忍鼓勵與持續相信的開放練習空間給我,才能夠終於跨出了這第一步。
「我特別要感謝兩位DXS實驗室的戰友,偉婷一年前加入義工讓實驗室從困境中恢復活力穩健地茁壯,雙囍出版的祿存耐心專業的一路相挺讓我手中這支拙筆終於可以產出可親的文字。」
其實我本來是絕望放棄的,但一年前偉婷意外地出現在Lab門口自願當義工,把我又拉回到原本夢想中的軌道,如果這世上存在憐憫傻子的慈悲上帝,妳一定是祂派到人間的天使,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妳知道我的狀況曾經有多麼接近地獄地糟)全是妳的功勞,我希望這一年中我持續不斷的「喃喃自語」(還是不知道妳的筆記本裡究竟寫了什麼,哈哈)能夠彌補一些妳其他地方放棄的損失。
祿存,一切還在進行中,感謝對我這個怪咖的耐心容忍,這本書也是你的作品,謝謝你把他照顧得如此親切可人,幫柳宗悅老先生抬完轎再來好好回首致謝吧!
「最後要謝謝JFK小家庭的另外兩位成員,Febie惠文對我無可救藥的浪漫衝動一直保持溫柔耐心與堅定的支持,Kaya禾也在父子相處的無數時光中乖巧體貼地窩心陪伴,你們如天使的愛是Jerry老爹世界裡一切萬物存在的日常理由。」
JFK小家庭的事這樣寫就好了,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