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20200731

重讀Zinnser的《非虛構寫作指南》自我檢討《尋常的社會設計》的寫作經驗,有照大前輩的指導方向努力,表現得還不錯,但改進空間現在更是清晰可見,有機會下次寫要更一次到位,再戰!

幾個月前收到年輕攝影師贈書,一直忙於教學研究,終於有機會看Yehlin Lee這本使盡渾身解數的精彩攝影集,從裡到外高度統合、強烈鮮明的個人語言,感受到創作者的攝影魂,《RAW SOUL》取名甚好,多看幾次再找機會評。

最近同時讀一本設計哲學的英文書,一本都市計畫的日文書,感受得到自己閱讀時心境的變化,心情較以往篤定安穩許多,等到書上市後相信會更明顯,雖然《尋常的社會設計》只是我嘗試跟社會溝通思想的開胃菜,但畢竟是帶著一定完整度的表述,有個胚模就有滾動的基準,一條全新的起跑線在前方畫好等著。

今天本來繼續「補課之旅」,大熱天趕到芝山站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才發覺不遠處還有另一個「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原來跑錯,然後想說既然來了就看看展吧,結果剛好在換展沒有東西可看。連補考都可以跑錯教室,真是沒救。

李登輝總統過世,看了一些回顧的影片,竟然一天下來紅了幾次眼,很多評論說他有爭議,心想,千萬別把「努力做個沒有爭議的人」當理想人生的目標啊。把台灣政治帶回現實主義的平面,然後從那裡重建了台灣人承認擁抱自己的勇氣,李登輝總統單單做到這點就值得我們世代感念了吧?

今天還是說服不了自己,書都還沒有出來就在談別人反正也還讀不到的東西,就晚些再來寫關於書的事,倒是可以分享爸爸讀完書稿的印象,「很豐富、很精彩,好像作者一路耐心地陪著跑完,想了很多很遠但很輕鬆!」我想,那是因為我在實踐密集教書、下班後陪兒子對話成長,久了自然流露的教育魂吧?

明天要去大溪大囍,去年帶兒子去,他很喜歡,毫不猶豫就說要去,去年我是在開刀前勉強去的,一整天頭頸肩背抽蓄疼痛,忍著熬到入夜才回到台北,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今年開完刀,書也寫完,特別輕鬆,要好好跟Kaya享受廟會的熱情美好。好啦,寫這樣夠了,晚安!

Image may contain: Jerry Cheng, selfie
照片:兒子跟他老爹一樣,認真討論起來「張牙舞爪」。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