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服務心做在世的新學問

週二下午是一週裡最累的一天,設計個案與社會學每週推進一章,一年只有一次修改那一章的機會,為此從週末開始就花不少時間在閱讀思考檢討,週一二上課前夜都弄到很晚,然後一早就趕到學校密集趕工轉化為keynote與講稿的修改,這樣才不會浪費跟著上場的測試機會,下課後馬上就檢討問題,經常跳過用餐跟著動手修正。

所以每到週二下午回到家總是應聲倒地,躺在床上昏迷幾小時才慢慢恢復元氣。從過去的學院標準,現在的大部分研究時間是浪費的,因為沒有導向學術出版,而是keynote檔、講稿與未來的大眾書。

但我覺得生態完整總要有人做這種吸收、轉化然後銜接到在地閱讀公眾的工作,學術出版裡有許多外人看不到的制度(惰性)力量在消耗學術究問的本真,也有後進國家的自我矮化與同溫流俗,我是過來人冷眼旁觀心底清楚是怎麼回事,相信不少還在圈內人也是無奈的,加油啊,尤其學圈裡的年輕人們。

現在走進一個人少的game zone,好像打不死的九命怪貓多活了幾條命,怎麼說都是幸福的,同時,這樣看也可以,這未嘗不是「學術在地化」的另一種可能性的摸索,雖然準備的input與最後的output落差很大,以前產出是要往高塔頂端抽象地提,現在是順著匯入流水大江往蹲低的具體靠近,處處要考慮學生與大眾的理解與接受度,還要預先規劃好與設計銜接的渠道。

總之,帶著服務心盡力從眾從俗;但我現在的在野學問生活真真實實比過去安心自在許多,只能說,感恩老天的疼惜眷顧,不處處平順但最後回頭看總是好的。

今天下午開始一直全身疲累,然後過去快兩年因為頸椎的問題癱瘓、開刀、復健,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恢復,手腳末梢的酸麻痛依舊,不過這樣也好,身體好像被強制裝了警報,無法過度工作。比較大的打擊是體重,今天把體重計拿出來測,因為兩年無法運動,從當初就已經嫌重的65公斤,一齊提高到這輩子最高不可思議的72公斤,整整7公斤啊~

明天調整回來繼續整理書稿,然後要來有系統紀律地減肥,起碼快點壓回到70公斤以內吧?討厭不再輕快的自己,加油!各位晚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