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會學保留的位子

我為心目中理想的社會學保留了一個位置。

社會學不該以思維的抽象度(與因此被誤解或主動傳遞誤解的「經驗涵蓋廣度」)自視,自以為站在指揮的「高位階」;當然也不需要,跑到相反的極端,在具體(一個產品、物件、體驗、事件)出現或誕生的現場劃定棲息地(habitat)。

我理想的社會學努力成為一種與時俱進、持續進化的「中間材」,一種黏著劑、一種混合料、一種催化劑。高位對它不適,因為那種自我誤解會讓他忘了最重要的「服務」態度。社會學幫助與加入具體的誕生(一個產品、物件、體驗、事件),在具體的創造完成中退場隱匿,並視此為自己最大的成功。

據說,醫院裡的手術都需要「麻醉科」的專家stand by,但很少人知道他們的重要,什麼東西被植入,什麼東西被移除,那才是人們關心的「醫術」範圍(很多設計師也這樣看待「設計」)。社會學,應該努力進入像「麻醉科」那樣humble的中間位置,最好在「動刀」前先被叫進場,然後一以貫之input一種在新的具體成形之際消散,critical但不需居功的氣力。

「群學」,理想上就該像「麻醉」,在各種實踐的團隊裡 be consulted, offer service, reduce pain, speed up process, make connection, separate irrelevant, set the beginning, examine at the end, 但,社會學,作為理解「關係」的專業,機能不在「麻醉」,而是恰恰相反,在於「喚醒」,在於make alert, 讓事件的當事者看到人、物、事之間之內層層疊疊看得到、看不到(存在與可能)的複雜關係。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