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除了教學還有學校開會與家庭生活這些例行的事之外,我都在看設計評審的案子,前天回家路上繞去找格子上了堂快速的手沖咖啡入門課,是這一週回想起來最大的「活動」,然後,每天像儀式般排出一個中場休息的時段,從磨豆開始為自己沖一杯咖啡就已經是那一天的「高潮」。
到了今天下午2點多,我終於有機會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啦!
對我來講,閱讀民藝一直都是找回「初心」、重新熱機的最好安排,就這樣我二話不說從書架上拿下丸山茂樹的《民芸なくらし》,坐定開卷、縱身一跳,穿越時空「回到20s」!
天啊,真是太好看了!
收到Febie打電話來「驚醒」,這才發覺一個不小心,時光旅行果然高速,什麼!已經8點!窗外的天色暗了,Kaya忘了接,肚子好餓,哈哈。
「你在哪裡?」「我就一直坐在這裡,研究室書桌前」「做什麼?」「看書啊!」「真是個愛看書的孩子。」「這不是普通的書,是民藝啊!」
民藝有什麼神力啊?真的,我完全知道,大多數人無法理解Jerry看起來還正常是在瘋民藝什麼,哈哈。但我這三年多來所有做過、在做、想做的事情,不管看起來有多分散,所有,放在一起,看成一個整體,最簡單對我也最貼切的形容,真的只能說是「一個人的民藝運動」吧?
聽我這樣講,你或許可以容易一點想像,我把自己當成柳宗悅、河井寬次郎、濱田庒司之外的「第四人」,把2020s當1920s看,把1920s讀成2020s,不只閱讀思考,看自己的時代,摸索自己的時代感時,感覺他們都還陪我在一起,對落單在宇宙時空無限寂寞中的我,是一個如何窩心踏實、無可取代的慰藉。
鐵志談1960s的熱情很多人可以理解(BTW,他這本近著還真的很好看),但對我這個往前跑過頭的人,1920s才是我們的「現代」故事的首章,是壯麗無比充滿熱情想像的序曲(設計系的同學,怎麼能忘了包浩斯啊!),60s只是個插曲,然後這樂章還在繼續中啊。
唉,很少知音能理解我那上世紀遙遠的20s,是我的想像力太荒謬誇張,還是妳/你的想像力還沒有全力開到底?哈哈,好了,真的該回到現實了,收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