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上公視節目用台語談「設計與社會」,整個錄影的時間很短,主持人丟了好幾個不好回答的犀利問題,我在思考台語怎麼講的同時,還要想法子用淺顯的語言丟直球回應,無法仔細做deliberation,被人當成粗糙也只能認命。總之,實在很辛苦,希望在這種困難狀況下沒有講錯話。
我的感觸是,其實很多問題都不是設計的問題,不能把資本主義的問題都丟給設計啊!或者,剛好是不瞭解設計或者根本是沒有設計才會產生的問題,譬如低價競爭的市場部門其實是設計含量最低的,又或者不能把「感性」、「美感」都當成「無用」或者「沒有價值」,否則這個「有用就好」的狀態其實是人間煉獄吧?衣服只夠蔽體、麵條只能裹腹、、甚至連宗教民俗許多活動都是「無用」與「浪費」吧?
還有也不要把「消耗」這件事當成罪惡,沒有生物機體可以不需要消耗。我也提出一個「三層肉」的設計市場理論,大概擺明以「無用」來創造價值的只有最高階的「炫耀性消費」,低階競爭市場則是設計量薄弱,這兩端其實都是對「設計」正面潛力的扭曲。我認為,「中間市場」的品質與成長才是我們該專注的設計動向,而「設計論述」、「設計評論」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應該認真討論Good Design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