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閱畢

43399119_10155559782622294_3059794869867249664_n.jpg

閱畢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眾妙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

「麥司卡林」教我的一堂課:一切擱置剝落之後,並未冉冉升起純淨的「自我」,而是「在那裡」的「非自我」的自我,「意向性」的前存在是聞風不動的「無向」。

然後,我不禁想起一個反事實的假設:赫胥黎如果有機會分幾口「麥司卡林」給韋伯,社會學或許不會是我們現在認定的樣子?無我客觀文化的存在悲劇。

#「麥司卡林」:一種由南美仙人掌提煉出來的迷幻藥。

#赫胥黎:「我想,我見證了亞當被創造出來那個清晨所看見的一切……每時每刻都有奇蹟以赤裸裸的方式顯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