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公平的」說出這句話的囧星人據說在網路上被圍剿追殺得很厲害還要出面澄清。這種公審、自白、逼人交心的文化真的讓人感到厭惡。
如果你「想要理解」,而不是libido發作本能地想批判,自然可以從她的背景脈絡中理解她講那句話的意思,不必同意但可以理解;或者,甚至可以是個契機,沿著「社會是公平的」找到些更結實的「反動」思想來磨練思辯能力。
我想到許多年前,我在自己的blog上寫了一篇非常短的關於部署反制飛彈的小文,有點鄉愿地對當時爭議的兩造作了評語。
對反對部署(自認「反戰」)的人,我說用「防衛飛彈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來反駁沒有太大說服力,因為就算只有30%的成功阻截率,在首都這麼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是避免許多人命災難「可以評估」的選擇,畢竟這也不是攻擊性武器。
然後,針對支持部署飛彈的這邊,我說指責對方「沒有愛台灣」對公共討論沒有助益,人在一個地方住久了習慣了生活、累積了記憶、有熟識的親友,會愛上一個地方「是很自然的事」。有沒有愛台很難由外人判斷,就算「真心愛台」的人也有可能做出害台的蠢事。
結果當時在文青界很紅批判性報紙的主編抓著後者開打,一波波網路攻擊跟著上來,他們弔詭地針對的是後者,說我竟然不懂國族主義是政治建構,幼稚地把它講成是「自然的」,「還是不是個社會學者」,網路上說要「搜我的底」。後來我被這些幼稚的真理觀與意識形態批判給煩到實在受不了,就把那則自己部落格的po文刪了。這下慘了,說我試圖湮滅證據,還好他們都有存檔讓我逃不了,這些進步青年把網路文字都當成了敵我分明的思想鬥爭運動在搞。
有趣的是,明明是在反駁支持飛彈部署的人「不夠愛台」的論點,反而引起這些書讀很多的深邃文青的攻擊衝動,認為我這是巧妙的反動修辭背後藏著「總之要飛彈就對了」的陰謀。我對這些擅長用抽象概念纏繞編織、到處繞境傳道、以顯示見識高人一等的「知識份子」非常反胃。
坦白說,當時那句「還是不是社會學者?」還真讓我一下恍然大悟深自檢討,後來看到越來越多Latour所謂充滿正義感的Instant Sociology的氾濫,對那種為了怕沒擺夠「進步姿態」把meta-language硬套到複雜現象上自繭也俘人的「社會學解釋」,也就漸漸見怪不怪,包括對受到這種想像力影響而活得亂序痛苦的年輕人也少了同情。
% 以上是老人家回憶舊事,跟囧星人的個案無關,我一開始就表露得清楚,無聊沒什麼興趣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