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週三下午在實踐大學工設所,這學期「社會設計思考與實作」第四梯隊將會做期末發表,主題是「自學x設計」,總共只有三組,所以應該會在3:00前就結束,這是週六在CIT發表前的最後一次「封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周六晚去之道那場跟我們交流。
這門課每一次開對我都是一次實驗、一次設計出「不可預期結果的教育現場」以便從中獲得教學研究重要的資訊回饋。
今年我做了很大的改變,放棄過去三屆的累積模式,我們跟剛剛在北安國中起步的自學團體羽白群學合作,請她們開放現場讓我們接近以創造overlap經驗的學習機會。我也盡量把這門設計的自學空間放大,減少引導介入,看看結果會出現怎樣的最終產出?針對這些學習與教學的經驗又意味怎樣的體會呢?
坦白說,我也非常好奇到底發生的是什麼事?又具有怎樣的意義?我想比較清楚的答案應該要到週六之後慢慢反芻資訊才能有比較開朗的圖像吧?明彥與書緯很熱情主動「報名」說想來看看我們,我當然是非常歡迎,明天我也很期待過去修過這門課的學長姊們回來同樂,應該會有不少有趣的交流火花。
我喜歡這樣的學習生活,在大直實踐設計的都市小corner跟學生做些共學,一起探索設計的未來可能,產出看起來可能都小小的不起眼,但背後學習探索的過程與決心細細藏著不張揚,但每一步可都是非常認真,希望能夠默默地為教學/研究的未來創新累積踏實的經驗基礎。學期終於就快結束了,再三天就可以好好放鬆喘息,雖然陪學生一起學習是愉快的,但我更渴望的是重獲一個人自由自在學習的任性生活,寒假很短一定會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