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2018來到還有一點時間,這三四天身體很差,各種毛病紛紛出來擾人,人前撐著精神還好,一轉身就找床躺下閉目休息。今晚照我從小到大的老習慣一定會仔細回想檢討,逐點發願砥礪來年,而且一定會打字做好「筆錄」才能事後印證。今年就省了吧,我這人哪天不活在計畫中啊,還需要逢年再來一次大計劃嗎,哈。希望父母家人都健康,我可以清心專注過每一天,這樣應該夠了。
往前找到2011年的12月30日,中研院的Jerry研究室照片,那是比現在研究室大四倍的明亮空間,窗外就是一片綠色山林的風景,實際上並非如照片中寧靜,隔壁的助理們三天兩頭就會過來開研究會議,熱烈討論的聲音不時會干擾到隔壁所長室,哈。我經常一個人在研究室裡對著窗外,想像更遠更大世界的心跳律動自問,是否把自己放在對的地方?有什麼更踏實貼近的知識生活可能在等著我?老天還會給我多少猶豫的機會?
顯然,大部分的時候沒有結論也總是充滿了狐疑,有一天因為一些不想再提及的事想通了,沒有結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問題都不可能有「思考的」解答。人生充滿意外與不確定性,社會更是弔詭變動不居,只有成天活在思考的人才會相信行動必要也可以先有乾淨俐落的答案或甚至線索。
人獨一無二僅此一次的一輩子,除了經歷沒有之外,體驗之於人生有種超越思辯的優先性,活在歷史中的人只能從盡力延伸觸角的摸索中感受意義,所以告訴了自己,出走要趁還來得及。
我經常想起離開中研院的前一刻,我跟他說以後發揮影響力就是各位還站在學術重要位置的「前同事們」的事了,國雄想都沒想送了我的那句話:「你只要離開後仍舊一個人快快樂樂地活得好好的,就已經有了你的影響力,加油!」六年後,我慢慢地才清楚了他送給我的訊息。
看著老照片,熟悉的空間,想起了初衷,2018,無慾則剛,活好就好。
各位朋友,新年快樂!!
#自己設計的研究室到現在還是挺喜歡的,辦公桌背留了開放的隔層,討論區的桌子是兩張裝輪子的方桌方便助理們討論時自由移動(我還訂製了四片透明夾色的Laptop桌板呢),漂浮空中的橘色木箱讓我一抬頭玄想就有了凝視發呆的對象,Duke Blue杜克藍的書架中線一路拉到底接上大片落地藍色佈告牆面,只可惜工班辦不到色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