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此一次,下不為例,濃縮精煉在實踐大學工設系開發出來的一門與未來設計師交心、託付願景的社會學入門課程,移置到校園之外跟勇敢熱情的設計思考登山客分享。
就在9月第一週,編隊、整裝、出發,不見不散!
——複數時代的設計思考
未來的群學設計師們,瞧那裡,向那座山走去!
第一週 啟蒙的再設計:課程的背景、目標與作法
——向傳統學智慧:群學的基礎概念
遶境四位古典社會學大師,熱身帶出四組理解「群」的基礎概念,打開洞察世間的全觀法眼,重新檢視已經習以為常的概念,調理體質活化思考。
第二週 集體與客觀:塗爾幹的洪荒之力
第三週 意義與行動:韋伯的人文關懷
第四週 形式與網絡:齊美爾的第三條路
第五週 辯證與商品:馬克思的解放熱情
———-「社會設計學」:當代的綜合眼光
重新盤整我們觀察人類行為與拆解設計情境的裝備,人與物+單複數,四個方位一次到位,環環相扣,掌握整體脈絡的四種綜合技法。
第六週 從小零件到組裝品質:帕深思的綜合I
第七週 從微特寫到大廣角:胡賽爾的綜合II
第八週 從「以人為中心」到「萬物皆有情」:海德格的綜合III
第九週 從「剛硬社會」到「柔軟設計」:拉圖的綜合IV
———結論:為了再出發!
回顧十週前與現在重新歸零的你/妳,丈量成長的軌跡與心路歷程,勾勒分享各自迫不及待想要獨登的大山。
第十週 從實作開始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