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人很喜歡強調自己是專業,講這話更多時候是在埋怨專業不被尊重。
但到底「專業」是什麼?很少看到設計人好好想清楚過。其實不同職業經歷過不同的專業化歷程與策略,也各自呈現不同的專業面貌,公共付託、進入障礙、自我管理⋯不一而足,絕對不只是個模糊感覺的「自主」。
如果說醫師是「硬專業」的標竿,那除了建築比較例外,設計總體而言明顯是一門「軟專業」(soft profession)。如果你仔細觀察,近年來因爲環境變化,連醫師都開始經歷專業弱化的處境,對照起來看到設計師擺出這些硬專業才敢的專業姿態「面世」常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相較於許多歐美日本設計大師出書、演講、策展,不斷在各種場合、用各種媒介跟社會溝通自己的設計想法,動輒就說「這是專業你們不懂」的台灣設計師感覺像走錯時空背景的強人。
時代變遷微妙地正為「軟專業」出頭舖了機會,但設計要抓住這機會,它要先認清自己的軟性本色,然後才能設計出與自己適性的策略。時代真的變了,如今連醫師面對病人膽敢開口(命可是在專業手上耶)都不再走「你醫師,還是我醫師」那一套,設計朋友很聰明的應該多觀察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