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要開始恢復以blog為中心的寫作生活,試著找個App來書寫,避開還要跑到Typepad網頁內層才能開始的障礙,希望找回想寫打開就寫的習慣。這個軟體叫做Desk,選擇不多,這一個適用Typepad,當然就先拿來試。
今天終於完成欠了半年的債務,到台大城鄉所跟經濟倫理研修班跟一些管理學界的朋友分享研究心得,道德經濟的部分佔掉大部分的時間,social design只談了一點頭,我把重點放在分享書寫道德經濟論文的過程中思考過的許多有關經濟倫理的文獻對話,希望能把思考經濟中的倫理時會碰到的一些分析抉擇與工具做些「清理戰場」的介紹,也用比較直接了當的方式分享我的選擇與當中的邏輯。社會設計的部分講得很少,基本上就分享一點自修的嘗試經驗,跨領域的心得感想。
結束後壓力驟減,我現在已經清理完所有的欠債,雖然只剩下一週可以準備民藝,但起碼終於可以專心一意做這件事,只是不好意思,要麻煩樂助者們給我些時間,讓我在聚會前才給他們新的進度,過去這一個月實在被太多無法預期的事情纏住。回到家前,我繞去台北車站前的天龍書局拿訂購的書,「攝影者之眼」(John Szarkowski)、「照片的本質」(Stephen Shore)還有「新經濟社會學讀本」(Frank Dobbin)。Dobbin這本是不錯的選集,我無意見發現中國有翻譯本,拿來當以後萬一還要在學校開課時可以用(要叫學生直接讀英文,太難了,如果翻譯還不差,就先用囉),其他兩本書英文版太貴,簡體字版印刷品質不錯,很高興收藏了兩本攝影好書。
前天寫了一則blog,感謝易庭的Ex-Lab課程,我真的覺得這門課也讓我真正解放了攝影的樂趣,不是增加的負擔,反而是讓我能夠更隨性地拍照,總之,跟攝影有了無負擔的樂趣,我之前一直都只拍家人,拍其他主題都會綁手綁腳,但現在我想真的是放開了。
今天翻閱這兩本攝影的書的同時,也突然間想到了我的PP,就是想要趁在下一期的課程中完成一門「攝影與社會」的課程設計,我想來寫點課程目標的設定,然後透過課堂上的討論與分享,當然還有易庭的專業協助,讓我能夠有個課程的雛形出來,我的目標簡單講,不是想要創造一種社會學的攝影觀,也不是要無趣地弄出個什麼「攝影社會學」的東西,而是可能更接近方法的書,透過攝影這個道具看能不能創造社會學學習與溝通的另一種可能,也就是希望摸索看看運用不同媒材表現與再現社會學的可能性,目標不是創造新的社會學知識類型,而是更接近教學實務的探索。今天白天的討論許多環繞在跨領域教學與研究,或許,我是因為白天的氛圍而醞釀出這樣的PP, 可行的話那應該也是一個具體的貢獻。
這樣寫夠多了,今天的流水帳完成,來看看Desk送出publish後會出現怎樣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