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到設計的年代:暴論

Tao說

好棒的科技!肢障者獨立生活不是夢!(每次在網路上看到這種短片,好像都是中、北歐國家的,真是對這些國家的科技運用方向非常嚮往)

Jerry說:

我的印象,中北歐也是社會學者寥落去跑到設計圈混種最多的地方,不意外吧?身障既是設計課題也是社會課題。嗯,其實這句話本身遮蔽了現象的本質,它本來應該是一個問題。身障不是個人的問題,是物秩序中關係正義的倫理問題,因此可以/必要透過針對造物秩序的設計來排除歧視。

Tao接著說:

這造物次序可能反映了文明發展的發現:state power driven, market profit driv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driven.

於是Jerry接著開始暴衝:

或者,會不會,串起這三者背後的後設觀點也有了大轉型?

上個世紀是資本的時代,人們發現所有東西都可以看成capital來理解,人們把自我與物秩序分離開來,Nature於是成為capital,成為人經營掠奪的對象。

然後從human capital到social capital,人的關係也成了capital,資本理解發揮極致表現。

我常想,我們可能已經從capital轉向design為key word的年代,人們漸漸把人跟物看成一個作動中的整體。

Capital與Design這兩個世代的第一個衝突出現了社會主義,因此也是design-society的第一個提案,但那時人們只能理解它為對capital的反抗。

我們或許該重新回去檢視初期社會主義年代關於造物倫理的思維,包括William Morris的工藝運動與柳宗悅的民藝運動。

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個程度,就會在構成它的核心上深刻地面對倫理課題,Design-Society的浮現,可以從Robots與Prosthesis的倫理思維看出端倪。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