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心,在家的工坊

昨天跟今天都是「民藝日」。

研究生活需要真正自由的心靈(所以沒有「研究院」之名甚至可以更自由),但也需要高度的紀律,閱讀、思考、寫作無處不需要嚴格的自我管理,即便固定跑去某個咖啡店寫作這種看起來挺有個性或浪漫的事,其實背後都有「騙小孩乖乖做功課」的意味在。我知道要把自己改造成一個「寫作機器」需要好長一段時間,但這是我不知道哪天會死前,還要有點值得人家回味的生產品質的必要。

我天資駑頓沒別個辦法,第一就是找一個折磨自己的project,然後就是給自己持續不停寫下去的紀律,然後是安排不斷收到回饋得以持續修改的test site,最後是找到可以信賴的editor。這是我寫作民藝這本書給自己出的功課,書希望讀起來好玩能幫助朋友多點人生中的恍然大悟,更重要的對我而言,寫作的人一定要跟著從中成長。

昨天家中的J-Studio與F-Workshop同時開工,好不熱鬧,應該拍張照片留念的,Febie那邊最高時段五個人,我這邊最高時段四個人,兩個房間連在一起,大夥各自忙得不可開交,好不熱鬧。我一直私下夢想著能夠在學校中弄一間真正熱力四射、歡笑不斷、討論起來開放多元無所禁忌,讓外頭的人忍不住想進來看看「發生什代誌?」的研究室,能夠那樣,真爽!今天,我意外地在自己家中看到了它的一個小小的雛形。



助理聽到隔壁 Febie跟朋友們在討論教材設計,還邊唱著英語童歌,禁不住笑了出來,我知道她感受到的是強烈的對比,但她看不出來的大概是這兩者的許多共通之處。

一邊是博士候選人與中研院的研究員在民藝的書堆中討論著已經死去的嚴肅「古人」思想,另一邊是幼稚園小班層次的學習,童言童語非常多彩而親切。我跟她說,我跟Febie都是對education有熱情的人,她的教學也給我很多啟發與鼓勵,然後,哈,妳要找到比我們兩個合起來cover更廣的應該沒有了,天地之間整個教育世界全在我們的範圍內(其實中間全是空的)!

昨天工作中收到Nan Lin的來信,林南老師是我在杜克大求學時的精神支柱,也是我親近可見的學者榜樣,童心、開放、沒有權威,始終在尋問,不怕提出註定失敗的「答案」,非常enjoy分享,反覆書寫,高度紀律,不只沒有抱怨而且始終帶著微笑以對。老師簡短的來信給我安慰與鼓勵,我要好好珍惜這些文字,以後臨到低潮自我懷疑之際可以拿出來再給自己打氣。

It was good to hear from you.  I think you told me before that you were resigning.  Life takes turns and it is not a single track.  I always believ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estiny.  So you are making a turn and so far it seems you are making a good adjustment and taking pleasure of your family life and your wife's career development, as you provide support and help.  You never know what else may happen in your career – just keep doing what you are really interested and see what happens. 

今天又是一整天的民藝寫作,feel like fully charged, Figh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