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參加建國幼稚園的畢業典禮,Kaya還是小班,可以說是幫大哥大姊助興的成果發表。Jerry 沒有經驗,跑前跑後的就是找不到恰當的位置,拍起來搖搖晃晃的,還碰到人家跟我「借過」(沒看到我在拍兒子啊?),邊拍邊練下半身扭腰挪屁股的功力。
遠處拍看到畫面裡Kaya在找Daddy的表情還真有點難捨,媽咪如果能在前面打招呼就好了,於是邊拍邊揮手,弄得畫面更亂了,不過總算是留下Kaya第一次公演的畫面。
Kaya真是小個子一個,畫面中看起來特別明顯,很容易就被淹沒。沒關係,Daddy與Mommy小時候也都是排倒數的,算是家族後繼有人啦,等Kaya找到自己人生的太陽,我們啊,「拼身影,不拼身高」!
今天一整個上午的活動真的挺精采的,活動的流程,節目間的銜接,台前台後,台上台下,節奏的控制,主客間的調配,後製的事先考量,工作人員間現場的默契溝通,從父母觀點的體貼安排,小孩子的表演紀律與個性自由間也平衡得很好,這一切都看得出這凱斯幼教是一家優質的幼稚園。
畢業的大班小朋友非常大方成熟,從致詞到表演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實我也看過不少這種畢業典禮,這大概是品質最高的一次。
小孩子熟練表達與表演時,看得我打從心底佩服,這些小孩子的潛力無窮,以前我這年齡還傻呼呼的呢;小孩子偶爾失誤或跳針也都自然流露,反而是津津有味的美好回憶。整個看來,這年齡的男女生,怎麼看就女生比較「長大些」,男生各方面都顯得稚氣放不開,這也是有趣的印象。Kaya現在看來「挺娘」的(好啦,秀氣),到了大班說不定會反而更有「大男生」樣呢。
Febie 說這活動辦得好,因為凱斯老闆很用心,我說,其實,這不單是「用心」而已,因為所謂「用心」只是一時的專注體貼,聽起來好像誰都有辦法做到。一個上午的觀察,我看到的更是一個幼兒教育企業的「技術底力」,在許多相互矛盾的需求間取得精準平衡的細功夫,反映的是需要很多年組織內部累積積蓄才能夠展現的技術硬實力。這是Jerry享受一場聲光娛樂與親子默契的回憶之餘,作為一位社會學者的父親額外的體會。
所以我想,或許最後應該跟Febie同事口中的「大王」老闆說聲「恭喜」(good job!)與「謝謝」(Kaya and I had a wonderful day today!) 才對。
(小註:一早跟Kaya出發前在FB上回書緯「Kaya也要從幼稚園畢業了?!時光飛逝啊!」的留言。這一天下來的觀察體會,應該夠寫篇關於幼稚園畢業典禮的仔細分析:
沒有啦,他才要升中班,幼稚園都這樣,畢業典禮同時也加了「成果發表」,讓兒童的肢體展演來增加「教育投資」的公共性與可視性,從經濟社會學來看,這正是質性經濟(economy of qualities)的巿場媒合機制,許多stake holders可以從中獲得錢貨兩訖的確認。不過,again,人生就這樣,不能從「俗」找「私人化」(personalized這裡或許應該說家族記憶)的樂趣,那太跟自己過意不去了。今天會非常儀式,非常Daddily,Kaya呢,bodily做一次動態display,mentally則要完成人生目前最大規模的imagining others' gazing and finding a new part of self。這一天從很多意義來看,very social. And we are going to have a fun day enjoying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