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Febie寫了則blog 「同樣的位置,不同的時間」,兩張一樣在百花台,一樣的鋼琴,一樣Febie跟Kaya在一起彈琴的寫真,時間相距都快兩年了。對我來講,那兩張照片當然不只是客觀的記錄,而是鏡頭背後Jerry老爹兩次凝視母子的目光。
Febie談的雖然是自己與Kaya,「位置」與「時間」對她而言卻彷彿是客觀的存在,但對我來講,那兩張照片的瞬間都是Jerry一個人主觀的體驗與心情,我透過鏡頭中的她們「抓住了」內在流動著的自己,我注視著陪他們一起成長的證明。
我是個視覺系的人,從小喜歡畫畫塗鴉、小時候班級的壁畫海報幾乎都是我的作品,記錄了我一段段的成長,長大些還曾經將美工當成像夢想般的第一志願,年輕時愛看電影的我老是幻想著哪天能夠拍部讓自己窩心的紀錄片。這樣的我,沒有想到卻碰到了眼睛的毛病,連閱讀都變成一種奢求。
拍照與攝影在這兩年間成了完全不同的經驗,如今只能靠新產品快速的對焦能力輔助我按下快門,但已經沒有辦法確定掌握到鏡頭中Kaya與Febie神情的準確瞬間,那個過去像獵人按下板機射擊時視線、動作、對象一致,瞬間決定的快感,已經成為一種焦慮與延遲,等到回到家中放上電腦螢幕才能夠揭曉,當然「果然,錯過了!」的挫折機率也就越來越高。
昨天週日全家去華山藝文特區玩,拍了不少影片,晚上拼了一點微弱的體力快速整理了一小段出來,看看Youtube上面的紀錄,哇!不知不覺中已經上載了88段影片了!兩年多的時間,轉眼就過了,我的攝影工具也都經歷過好多代,還好,隨著我身體的日漸衰老,眼力的崩潰與重新拼湊上場,攝影科技與電腦處理的能力也跟著快速提昇,有趣的是,從最早的影片到現在,影像的色彩更加飽和而豐富多變,聲音的表情更加細膩,畫面的解析度也日益清晰,沒有景深的映像多出了承載更多攝影者感情的層次,我的眼力在觀看這些影片的人眼中應該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年輕!
如果是那樣,那,一定意義上,就像有了顯微鏡與天文望遠鏡的現代人眼力確確實實比古人高明許多,我對自己的眼睛其實不用那麼悲觀,無論如何,人走了以後留下觀看這世界的方式、留下跟親人曾經有過的聯繫,才是自己活過的證據吧,其他的,死無對證,你抓不到我,哈!
Kaya來到我們家的那一天,有了這則記錄一個小生命開始的影像:
然後,老爹在Kaya旁一天一天看著Kaya長大。
Kaya第一次下水游泳!
第一次翻身
目賭了Kaya摸索著站起來的歷史性一刻,
看著他搖搖晃晃用自己的小腳跨出家門,
Kaya在自己的「第一個家」裝扮色彩,
然後是最近這則在華山嬉戲的畫面。
Kaya,Jerry老爹要這樣一直看著你長大,然後等待著面對,長大後Kaya眼中拍攝下蒼老的自己。
即使現在是凌晨5點多
這個音樂襯著Febie和Kaya的笑聲
讓Jessie覺得好像跟Kaya在草地上奔跑一樣
可見Jerry的功力
雖然視力變弱了
但用心所記錄下來的回憶
一點都不輸給用技巧拍的
很流暢
很舒服
讚讚
Jessie,
: )
謝謝!
Jerry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