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日本出差回來,雖然有些勉強,但總還是豐收的一趟研究旅行。出發前用很雜亂緩慢的步伐準備出國訪談的事,還好有助理在旁積極協助,否則我大概真的像個廢人沒能做得了什麼。屋漏偏逢連夜雨,出國前一週Kaya病了,我也是,那真是糟糕,兒子跟我都病厭厭,Febie在恢復上班前還要照顧在家隔離的Kaya,我則自顧不暇一天的工作量因感冒更低了,最後幾乎是靠能幹的助理「押著」把事情弄好。日本方面收到我送去的行程安排與訪問計劃書還嚇一跳,一直說那是「膨大」的構思,有夠誇張,大概以為我每天工作滿滿衝出來的,嗯,其實也不能說不是,只是效率很差,最後幾天都是邊躺病床邊弄。
11月1日出發到東京,每天都馬不停蹄地奔波,這次住在赤坂的旅館,接近最近研究的地點,剛好可了解附近環境。這次全程很奇特,到東京真的好像進廚房一樣,經常不覺得到了異國,本來還在想竟然忘了在iphone中裝上日本專用的一些地圖與時刻表軟體,結果一路上超順利,一點繞遠路走錯路都沒有。
11月2日就是場硬仗,從一早到晚上三個訪談,一個圖書館拜訪找資料,中間一直覺得有點累,晚上回到旅館真的快癱了。11月3日先繞到中野再到100%Design現場,這次行程太緊,只能趁最後一天來參觀一下,千葉大的Denny很熱心陪我一天,感謝,希望沒有被我傳染感冒了。天氣特別冷的一天,我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到傍晚時開始咳個不停,還好之前在中野緊急補充了禦寒裝備,否則大概真的會死人。晚上回到旅館就知道不對勁,頭痛、發燒、咳嗽、打噴嚏,什麼毛病都來了。
去藥房簡單買了藥,拼命喝水,連早餐麵包一起買,本來預定行程取消,一路睡到第二天4日下午。趕出門先去圖書館印資料,然後在赴訪談路上時舒服許多,量一下體溫退燒了,可能是藥發揮作用,暫時壓住,訪談順利,但我自己知道又快掛不住,回到旅館繼續養病,我現在是只要一拼點工作就很容易生病,為了這重開的調查已經硬撐數週,幾乎頂著界限靠藥物邊撐著工作。
5日的訪問在中午,離旅館不遠,我是很喜歡在東京散步的人,所謂不遠還是要走上半小時,大約從赤坂走到表森道,我提早出發慢慢走,還是走了一小時多才到,中間還跑到7-11坐著休息一下。感覺整個人已經好很多,但身體非常非常疲累,訪談結束後先到書店看看有何新的出版品,發覺連站都站不穩只想睡覺,匆匆回旅館,趁晚上與老朋友聚餐前快快睡覺。朋友特地跑到這裡來跟我相聚,感激,我想趁機吃點營養的應該會更快恢復,韓國料理有點辣,好吃但吃不多,而且封閉環境有人在旁抽煙,讓我有點頭暈,離開時真的已經掛不住
6日的計畫是到大阪,真的有些瘋狂,為了一鼓作氣把資料蒐集齊,買了當天來回的のぞみ,到了新大阪還要轉三次才能到訪問對象所在的大阪市立大學,訪問還算順利,一個半小時後我又離開,然後再一路趕回東京,回程車上知道自己又有點發燒了,疲累感加劇,不過總算是完成這趟研究旅程,前前後後真的已經一個月了吧,這一刻心情非常輕鬆。
7日是回家的日子,清晨起床量體溫沒問題,精神好很多,病狀退了,只差疲憊感纏身。把行李寄放在搭機場巴士的旅館,趁還有點時間快速繞了幾個點買點Febie交代的東西,每次到東京對我都好像是減肥之旅,因為行走真的距離蠻長的,這次出發前做最對的一件事就是出發前一晚特地去換了太緊的舊鞋,買了雙適合行走的,果然做對選擇,但即便如此到這最後的上午還是有點痛了,可能因為是新鞋還有趕路一直跨大步腳底板受不了。上車前在旁邊的咖啡館喝杯熱茶,享受點難得的清閒,一個人在國外工作,這樣的時刻,一個人,很完整、很滿足,「最高」(最棒)!
轉眼回到台北已經三天,日本人常說:疲れを取れる。我是第一次有這種疲累拿不掉的感覺,昨天跑去我最常去的養生館找固定的師傅按摩,常去聊天多了就像自己妹妹一樣熟悉,她知道我出差忙了一週特別用心,大概忙了滿身汗吧,單熱敷就多了一趟,離開時感覺筋骨都被打開,真的很棒,但是也更想睡了。早上起床才發覺下背還是有些酸,果然按摩過後第二天都會這樣,等一下要送Kaya出門到保母處,想想就來打點流水帳生活記錄。
我不在的這一週Kaya通過去保母處後的第一次試驗,恢復了健康,而且看起來又長大不少,真是好可愛。Febie經過兩年的休息,也開始恢復了工作生活。我呢?無論如何,終於又開始了田野訪談的工作,這趟出國雖然有些在勉強中完成,但總是順利完成了,也算是好的新開始。我想12月過後慢慢恢復點往返中研院的生活,希望這個月可以努力把身體調理得更好。疲累多了,講到「努力」,就覺得辛苦,學會怎樣「休息」也很重要啊,那就說是個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