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週末中午跟兩位日本朋友Sato與Ogasawara碰面,真的非常高興,好久沒有碰面了,之前大約跟S約了三次吧,幾乎都是因為我生病無法碰面,這是終於逮到機會,我特別請Febie幫我們拍些照片,身體不好後特別珍惜每個生活上難能可貴的moment,或者應該說,每個過去稀鬆平常的事都變得不太尋常而值得紀念。
我答應Febie的寫作進度只剩兩週,我打算下週撥出更多時間給這更緊迫的事。最近在Z與Y的協助下多看了些書,終於下一篇論文的研究有比較清晰的輪廓。另外跟M的合著論文,她趕回東京做補充訪談,我也預備好一些線索下個月後要跟著在台灣做訪談。這樣如果一切順利,應該可以在年底前有三篇,如果真的辦得到就太好了。
Xacti攝影機便宜賣出後,我上週末趁假日開始把過去拍的Kaya影片整理出來,算一算已經弄了約十五個檔,所以Tea-for-Two一下子內容暴增。平日常覺得自己不夠勤快拍Kaya,但不知不覺中鏡也拍了這麼多了,真不簡單。這些畫面聲音只會隨著時間過去更加珍貴,我知道當年拍了沒幾秒Bagel與洋洋小時的影像,畫質非常糟糕,用的是當時照相機裡付的簡陋錄影功能,但現在還是會不斷回頭去看看。
左眼第二次開刀後目前約兩週,一開始真的覺得變糟,但上次手術的經驗,我更加沉得住氣,上次多等一個星期,到第四週本來覺得多出來的許多小飛蚊全不見了。這兩天我開始感覺有一點點在改善中,這讓我多了點信心。眼睛變很差後,我睡眠也受了些影響,昨天弄了個小蘋果的報時鬧鐘放在頭邊(另外還有個每個數字都像拳頭般大的時鐘,但我眼睛疊影太嚴重,不容易分辨),只要往上一按就會報時,過去天一亮因為視線模糊經常誤判過早起,今早這情形終於改善了,這也讓我很高興。
Xacti二手廉價出清後,我跟著入手的是Panasonic的GH1,這樣我的Nikon單眼相機就可以休息一陣子,因為加入攝影功能,可以一台當兩台用。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除了輕巧外是對焦的快速與準確,因為我現在拍影片照片視線裡的景物都是非常模糊重疊混亂,只能仰賴相機的自動功能,看到綠色框框對焦到人臉,大概抓個frame的位置,回頭再到電腦上確認。
我從小喜歡畫畫,喜歡看電影,後來又喜歡拍照,雖然並非專業,但視覺文化對我的生活品質是很重要的,現在經常會有種後悔的遺憾,那種清晰的感動已經不再,但還好活在對的年代,從電腦軟體到照相攝影機能都給我很多輔助,當然還有醫學微手術的進步,讓我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跟世界的親密關係。
日本朋友來時多會跟我談些台灣政治的事,希望聽聽我的看法,我並非對政治熱衷的人,甚至比起許多熱情的朋友幾乎可以說是冷感,老實說,連個積極的公民都不覺得自己稱得上。我也不太稱自己是學者,討厭的是對「學者」多出來的那種知識份子責任的要求,如果勉強要我自稱「知識份子」,我的自我期許也頂多只是個彆腳的「不搭調的插話者」而已。對自己最comfortable的自稱是「研究員」,或者說是「研究者型的學者」(by the way,與此對比的還有另一個類型,我稱為「讀書人型的學者」,我也很害怕自己是那種類型的學者)。總之,我大概只有在跟外國友人前才會談些自己毫不專業的政治觀察。
今天聊起來時,我發覺這一年多來的各種疾病,讓我學著必須要保存體力在核心的生活/工作上,因此我本來就不太積極的個性,變得甚至有些麻痺,以前最起碼還有一些熱情與保持接觸的感覺,現在真的好像好遙遠。這樣好不好?當然不好,因為它甚至比我給自己設定的已經夠消極的知識份子定位「不搭調的插話者」都還遠遠談不上。但我沒有其他辦法,我現在連作為社會所成員對組織內公共事務的參與氣力都快沒了。這種高度privatize的生活調性大概至少還要維持個半年到我跟Febie約定好的12月,先讓自己好好回復到作為自己本分的「研究員」的正常軌道上再說。
很多地方,我可以察覺生活的改善。過去兩週老爹每天三個上午來帶Kaya出去走走,讓我們可以喘口氣,Febie逮住這機會,兩週下來我們家終於恢復到Kaya出生前的秩序,之前都只能亂塞亂堆一直處在「非常狀態」。另外,像我過去幾乎月初月底各來一次感冒,過去這一個多月,我想我已經沒有上診所看感冒的紀錄了,這表示我的免疫系統也在恢復正常中,好幾年來難得的正常。
下週一開始,家裏會有工程要做,希望一切都可以turn out跟自己預想中的設計一樣,老天保佑,這次真的豁出去要把家裏環境弄得徹底合理化,讓生活環境更舒適。眼睛不好後,發覺自己其他感官上的敏感與要求提高了,而這些感官是有一定程度眼睛的替補性,這樣說有點玄,但想起來還真不是太難了解的事,譬如說視覺其實是會帶來觸感的,或者說是,觸感的模擬補充;那同樣的道理,觸感當然也可以帶來視覺的想像。我是想要說,在跟業者溝通工程細節時,發覺自己的感官想像重點挪移了,蠻有趣的。結果如何,是否真能自己所願,下週過後就可以揭曉。
下週除了工程,還有週末Febie的父母要回NZ,所以從Febie懷孕後就一直交給他們照顧的Bagel要回到家中來,這對我的生活來講,當然是個不可知的超級變數,我開始懷疑自己能否真的克服這些變數維持原來的承諾與計畫。老實說,想起來還蠻恐慌的,不知道我們在照顧Bagel之外,還能有多少餘力來維持目前照顧Kaya的水準,以及我自己的身體健康、好不容易規律化的生活與工作。最近一年來都是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摸索一步,看來短期內繼續這樣下去還是比較務實可行(談不上辦法)的辦法。
Hello, Febie Jerry and Kaya:
好久沒留言了,很難細說究竟是為什麼,連文章也是久久才來看一次,不過都有看喔!反正我們都是家有同樣年紀的幼兒,很多事情盡在不言中啦!
今天是特地來說,我們竟然要「領先」JFK家一步,準備第一次的全家海外行了!(本來還期待可以跟Jerry的團呢!XD)其實我的狀況又比一般帶幼兒出門的複雜一點,之前在某篇留言好像有提過,我母親目前是失智症初期,一切尚能自理,但我們已不放心放她獨自一人在家中,所以此行必須要同時兼顧生病老人與一歲幼兒的需求,為了這個我們想了好久,才決定去離台灣很近的沖繩。提到沖繩,就更是要來這裡留言了,記得初次來到Jerry的部落格,就是看到Jerry記錄了沖繩的三天兩夜行,印象非常深刻。只是沒有想到,若干年後我要去沖繩,會是這樣的情境。會選擇沖繩,是考量1.航程短,不管是老的還是小的都輕鬆,2.節省了飛行時間,行程的安排也會更自如,3.我母親受日本教育,去講日文的地方她會開心(雖然她非常討厭日本料理,所有的日本料理她都不愛),4.跟大城市比,那霸算是「鄉下地方」,交通單純,我們夫妻不用花太多時間做功課或是擔心迷路等問題。就這樣,8/2我們就要踏上第一次的一家四口行了!晚去早回的班機,所以看起來是四天三夜,實際上卻是兩天三夜,呵呵。
不知道此行會有些什麼樣的挑戰,但對愛旅行的我來說,光是計畫此行已經讓我非常開心。回來再來分享心情!
Miranda
讚讚
Dear Miranda,
你真是樂觀進取的人啊!抱歉,我很久很久沒回來自己的blog看,你們早就回來了,結果如何?
Jerry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