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週二,但好像經歷了好久的波折,我跟Febie都覺得身心俱疲。這個週末一直到今天上午,一個令我們心思激動的幻想席捲我們的小家庭,最後證明只是個小小、不切實際的「泡沫」,速戰速決、快來快走,應該也算是件好事,反而讓我跟Febie都重新觀照了一次自己的「家」。
事情其實很簡單,週末回Febie老家幫岳父過生日,當晚吃飯間聊到我們可以搬去住剛空出來的出租房子一樓,順便幫忙收一下租,就近照顧一下房子。Febie聽了特別興奮,因為地點還不錯,在她熟悉的環境,天母蠻好的位置,附近算一算五家好吃的麵包店,離上班的地點近,也可以自己家裏弄個講故事的空間。
我呢?光線明亮、空氣流通、附近綠地公園多,好散步運動。Kaya呢?應該會有個更快樂的媽咪與更健康的爹地,還有更多找外公外婆阿姨玩耍的機會。我們當晚就在Febie與媽媽興沖沖的催促中跑去看空房,我知道房子等著要租,必須快點做個決定,免得造成父母困擾,但實在太難了,要考慮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然後還有接著要處理的後續許多事情要先考慮到,一下子好像好多考題要速答。
整個週末就在蒐集資料、估計、商議、思考中度過,找了學學的詹與台大的范來看,當然也同時聊聊自己對家空間的偏好。我這一天,把家庭生活的許多場景在腦海中又倒帶重溫一遍,操縱自己腦海中的空間變化,抽出、移入不同的舞台想像,估算冷的成本與熱的夢想,反反復復直到確定我們清楚要下的是怎樣的決心,有怎樣的共識。
跟Febie父母答應說好,然後就開始聯絡設計師、調動資金等的事情,之前兩次搬入新家都是自己設計、自己監工,但這次,我年底前有許多工作進度要做到,而且我知道自己的限制,這次我想找個合適自己的設計師,從零開始好好紀錄一個理想的家的誕生過程,把爸媽的家弄到他們滿意驚喜,每個步驟、每個轉折、每次對話。我對這整個協作過程中不期的火花,充滿好奇與興奮,一定可以學到很多、領悟很多。
沒想到第二天又收到父母電話,說要再給仲介租看看,我還好,反而有繃緊神經後放鬆的自在,Febie則恰恰相反整顆心懸吊在半空中不安地擺盪。
週一是等待Febie父母將房屋出租回應的一天,Febie大概心情壓抑想出門散散心,我一早出門去看眼科打算再開次刀,約她陪我去,竟然答應,當然Kaya也整天陪我們。我的左眼自從上個月開刀後,約兩週後眼中障礙又慢慢回復,顏色變淡些,證明有效,但是不明顯。開刀後多出的許多飛蚊,三週時本來
以為不會消失變成後遺症,但我耐心等到第四週,幾乎都消失了,這讓我多了些信心。週一去時剛好滿四週,複檢後醫師決定進行當初說好觀察後再做的第二次手
術。
開刀後因為散瞳未退,加上右眼本來就不行,我像隻瞎眼的老鼠,Febie推著Kaya,我則一手摸著娃娃車,有種「生命共同體」的味道,一路搭捷運換計程車又陪我回到中研院開會,今天下午的會我主要是來投票的,久違了順便「摸」了社會所一圈,看不清楚人的臉,但聲音都還記得,整個所有股忙碌做研究的氣氛,我不自覺大力呼吸,大概想帶點「幹活」的氣回家。整個開會過程我幾乎都看不到,還要問旁邊助理跟我說明有誰在現場,投票時更是整個臉貼在票上恨不得可以「摸出」字的意義,真是有趣的經驗。
昨天晚上Febie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打電話,他們告訴我們說不租了,Febie從失望再度變成希望,經歷24小時的V型反轉,她很興奮跟父母說要來好好把父母的房子設計好,我們談家的夢想興奮到半夜還睡不著,沒有想到一覺醒來,又收到電話,本來兩天前在空屋處還一起談到這裡可以弄個和室、那裡門應該換掉之類的話題,經過再三考慮後變成不能夠裝修,不能夠釘釘子,不能夠製造噪音,東西搬進去就好。
這對我們來講實在很難接受,我們可以商談裝潢範圍、可以盡全力壓縮工期,但完全不更動就去住,好像又回到以前在宿舍時一切都是浮在空中、都是暫時的「前成家」時期,馬上澆了一身冷水。在我看來,那不是追求更大成長的可能,而是退縮到一切「將就」的日子。或許,這反映了不同世代對家庭、對家空間、對生活價值的巨大差異,也有可能只是父母的天性,很難理解子女已經「成家」的這個事實,總之,意識到當中很難溝通,我很快說服Febie跟老人家說抱歉,回謝他們的好意。
「家」對我們來講是所有生活價值的起點、是創造醞釀價值與意義的私空間,是保存家庭生活記憶的舞台。如果不是為了逐一個更甜的夢,更大的可能,我們沒有理由離開現在越來越沈澱滲透成為J.F.K.家庭生活有機的內在成份的家空間。總之,上沖下洗的肥皂悲喜劇在兩天劇烈擠壓下讓我們經歷過一個小小的家庭「泡沫經濟」。今天我雖然一直在辦公桌前工作,但跟Febie一樣都有種剛打完一場奇異的仗、許多徹夜密集家庭對話後的失眠,連續對著空氣揮拳兩三天的疲憊。
不過,經歷這樣一個「事件」,我們看自己苦心經營的家空間,反而多了些清晰的親切感。我自己好像還有絲輕微的罪惡內疚,我們談到這個家最棒的地方與最失望的地方,最後發覺雙方有個一致的答案,就是外面的庭院。我想了想,就跟Febie提議,那,我們就來解決這失望,把當初認為最棒的期待找回來。回到自己能自由揮灑、自由築夢的家來為興奮的未來播種,真的還是挺幸福的一件事。這大概是家裏發生這個毫無準備中來、毫無準備中走的「泡沫」後留下來更真切踏實的意外收穫。
就在我們重新回到自己的庭院,談著種種可能性時,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兩隻恩愛的白頭翁竟然在我那些羅漢松中最乾瘦的一株上頭悄悄地築了一個巢,正準備迎接她們的小寶寶們,發現了這件事後才意識到這兩頭忙碌的白頭翁整天其實一直在庭院門邊幾幾嘎嘎地叫,不斷啣著乾枯的細枝葉進進出出,我們對家裏近在咫尺的環境原來如此麻痺。(結果,我接下來可能反而是要去紀錄鳥夫妻的築家過程,哈!)
Kaya最喜歡家中的corner就是趴在落地窗前看著外頭庭院的景色,有時看得傻眼,有時興奮地鼓掌叫好。今天,我們倆一起靜靜坐在他旁邊,一起靜靜地看著就在玻璃外頭飛進飛出的白頭翁媽咪老爹,我低頭看著Kaya,一樣天真專注的喜悅神情,一度懷疑,會不會,Kaya早就發現了庭院裡這個甜蜜的小家庭?這幾天,什麼事都沒發生,但我們好像離家出走了好久好遠,但這一刻,兩個小家庭,一個私密的家空間,全家都在一起,「回家」的寧靜安祥分外強烈。
被鳥爸媽選上築巢的我們的家,嗯,一定真的還不錯!連被我們因失望而遺忘的庭院都一直充滿著生命力(~想到上次那隻可憐摔傷在庭院中,後來又在許多人的愛心下開刀恢復健康的野貓),從現在開始,要更用力地愛這個家,愛這個呵護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生活一部分的家空間。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小禾也在這可愛的房子長大,還有可愛的小白翁家庭一起成長,sounds sweet! home sweet home!!
讚讚
我跟徐胖都很喜歡你們的家啊!
有個庭院讓"家"的感覺更完整
尤其Kaya可以趴在窗前觀察更是一件很棒的事
擁有與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成長經驗
我們很羨慕呢!
讚讚
Jerry謝謝你
因為有時要錄一些語言的東西
手邊的麥克風都很容易出現一些爆破音
想問看看有沒有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的
或是麥克風都會有這類的問題呢
還有呀
我覺得JFK家很棒呢
沒搬成其實也很好
因為搬家好累
若庭院整理一下
一定更讚
(有Bagel就更好啦)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