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調養身體

我想是該寫點紀錄,有關心我的朋友要我就不要寫blog了,但算起來我已經寫了約9年的日記,寫日記已經成為一個習慣,就算不在網路上以blog的形式寫。不過,我確實有好久沒寫了,那是因為我不想要有一絲勉強,要完全聽從身體的訊息,這當然讓我這個月的工作效率很低,但我已經看開,除了這樣給自己一個月、兩個月比較完整的休息,再沒有更急迫的事。kaya一歲了!

上一週神經痛經常弄得我睡眠不好,睡眠不好眼睛跟著疼痛,實在非常痛苦。這個禮拜,我很高興神經痛變緩和了,我開始騎點摩托車,甚至這兩天開始騎自行車,很短的距離,還是會有些抽痛,但情形好太多了。傷口還沒有完全復原,或許會一直留下些疤痕,但比起一些我看過更嚴重的狀況,我這點傷口真的不算什麼。

這個月的生活很簡單,每天還是朝九晚五,家裏網路轉換成中研院的IP,資料庫尋找文獻等都不成問題,每天跟助理聯絡交代工作進度,需要討論時用skype的screen share馬上即時語音討論,甚至需要動到電腦時,用ichat直接遠端操控。新助理還在學習進入狀況,她不是社會學背景,我多花許多時間在解說社會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的背景知識,但反正我身體差也無法速度快,反而雙方給點喘息的機會。

有幾次想到中研院去,但最後都被自己勸服,還是保守些不要去,因為實在很浪費時間,而且每次都弄到自己很累,甚至生病。很多東西還真的都網路可以解決,我其實就工作來講一點都不覺得離開研究室。助理每週來個兩次幫我傳遞東西,緊急時用快遞傳送,我告訴自己給自己畫個底線,要真的讓自己好好休息,把所有壞習慣都改掉,把身體調整好。

隨著神經痛慢慢減弱,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就跟著成了焦點。我現在每天走、坐、臥隨時非常注意,找了些資料,把錯誤的姿勢一個個糾正掉,還真的蠻多的。以前稍微集中心智工作,脖子、肩膀、手臂就跟著縮緊,現在每天釘著自己放鬆,也才知道自己如何處於「戰鬥狀態」,我閱讀文獻是非常緊迫釘人句、段、節環環都不放過,最近的助理應該很清楚,甚至飽受折磨(笑),但我真的以前從沒有體察到自己跟著身體的繃緊。現在我連呼吸喘息都每天學著放鬆,用呼吸來調整放鬆全身的各處肌肉,這就是我這幾週來專心在做的事,講起來很可笑,都是非常基本的東西。

我每天也跟著做很多伸展的動作,起床、起身、蹲下、搬運,每個動作也都小心翼翼。以前我有時會做些伸展運動,但我這人性急,總會做得過度,老是要弄到把自己身子拉壞為止。很多事情,心態認真是一回事,做事的方法,或者用身體的方法都不需要那麼「認真」,我是那種連刷個牙都會因為過度認真而刷到折斷牙刷、只知道「拼勁」的人。這一個月我讓自己重新學習什麼叫做「休息」,竟發覺有好多要學的。

最近出門走走,只要稍稍不舒服,我就讓自己休息,這樣慢慢已經拉到約一個半小時才開始疼痛。我把老家的樓上房間整理出來,一碰到不舒服就上去休息,眼睛不舒服就瞇眼,甚至短眠,這在過去的我是無法想像的,但我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還要讓自己更多沒有壓力的睡眠,睡眠品質我想會是一個關鍵,腦力、眼睛、心情沒有充足睡眠都只會惡化。我想自己開始抓出在低時間投入下如何拉高單位產出品質的基本,要繼續讓它變成習慣。

我最近幾週比較困擾的是眼睛,視力明顯又退化了,看什麼東西都有點「猜」的成份在,不知道跟這陣子治療帶狀皰疹有關,還是之前惡化的持續,我需要一直保持在休息間斷中緩慢閱讀,跟過去不同的是,我現在只要眼睛一不舒服就馬上休息。最近看到一本書,蔡武甫醫師寫的「飛蚊症」,我左眼飛蚊真的蠻大的,老是擋住視線,該書一開始寫的案例,我看了真的很有同感,因為我每天都要一直鼓舞自己,否則真的很容易變得悲觀。我想去給他看看,但因為自己的狀況之前給台大醫師看過是跟玻璃體正在剝落有關,所以只治療飛蚊會不會只是治標而沒有面對更深的問題?總之,最近眼睛不好,反正要看眼科,我還是會先去給他看看好了。

沒有去中研院研究室、好幾次想寫blog最後都放棄,甚至Kaya週歲生日,本來還是我發起的Febie跟我要各寫一則信給Kaya,結果Febie寫了,我反而一直沒有動筆,總是先把身體弄好再說。這樣的生活值得嗎?我實在不知道,人最近瘦了一圈,身體感覺呼吸比較順暢,肌肉感覺比較結實,下背比較硬挺些,站姿比較挺些,精神狀況好了許多,睡眠多了些規律,我現在只能把這些當成最大的激勵。經過跟Febie的溝通,現在我們家11點就準時就寢,生活上也慢慢有許多調整,Febie顯然很滿意,今天說到:我們的家現在處處都很「平衡」,難得用這麼抽象的字眼,但我很同意。

雖然是這樣以緩慢休息、不勉強工作最主調的生活,但我好像不知不覺中又開始安排起新的工作環境。跟M要一起寫論文的計畫停頓幾個月,最近又開始了,對我來講短期間用這種協力的方式進行應該是最恰當的作法,我對於能夠弄些什麼出來也有不少期待。之前的Z助理找回來幫我一點忙,希望她學期結束可以多幫我些,這樣論文會快些弄好,這IC論文是在她在時幫我弄出骨肉的,終究還是她最熟,我又剛好需要補充些資料再繼續寫。我希望可以順著跟她把東京的另一個研究弄出個頭緒,最近因此文獻閱讀跟著從專業職轉向到創意經濟相關的空間討論,只是動作很慢,我沒有辦法一次衝太快。

日本關西大學社會系邀請我明年暑假去短期訪問,讓我有些鼓舞,想把那當成一個目標,把身體、出版、日本的研究手感都給一一恢復,我把它當成換一種更健康方式面對日本的機會。然後,我也好久沒有了,答應到東華大學去給個演講,想要跟研究生分享我對研究流程的看法與經驗,希望可以用這樣的主題,用最輕鬆的方式準備,順便可以離開台北去花蓮散散心,解解悶。因為關西大學的接觸,我這才發覺自己已經接近放棄的日文blog竟然還有日本學者會看,所以我也想要用另一種方式恢復它。

時間到11點了,沒有紀錄下來,總覺得日子好像沒有真的確實過過,今天一鼓作氣寫了點零星的紀錄,這是2009年5月我病中病後認真做的一些瑣事。

對「慢慢調養身體」的一則回應

  1. Dear~
    你真的很認真
    連當老婆的我都覺得「挖賽」
    能放輕鬆就放鬆
    最近真的是個好爸爸和先生ㄛ
    Arigatoo~~~
    love
    febie

  2. 看到Jerry你的健康有好轉,很替你高興
    同時也一直想像把牙刷刷斷實在不是常人可為呢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似乎都有一些指定作業
    也許Jerry你這輩子的作業之一就是要放慢腳步
    我認同你說的:心態認真,動作減緩
    動作減緩其實也能有不一樣的領略呢
    這樣也許能為你的學術和人生帶來不一樣色調的美麗風景哩
    也別忘了適時給自己一些獎勵(心態上把休息轉變成獎勵),這樣心情會比較好,心情好免疫力就比較強,讓你專心呵護眼睛,不要讓眼睛被其他可以預防的病痛連累了
    本來想請你加油,但是你的狀況似乎不應該加油,你應該更需要【平衡】–如同Febie說的,讓身體和精神都處於平衡穩定的狀態,對你的生活和研究來講是最有利的。
    Best wishes!

  3. Dear Jerry:
    好開心看到你真的從最根本的地方開始認識自己了,真的很棒!呼吸真的很重要,我學過一陣子的瑜珈,在瑜珈裡面呼吸是最根本的部份,沒有好好呼吸的話,練什麼體位法意義都不大。我自己也覺得呼吸是最容易貼近自己的方式之一。加油!
    Miranda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