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尋常日子

Kaya最近真的很辛苦,長牙的階段經常痛得睡眠很淺,平常白天都會睡到四個小時,最近可能有一個多小時就不錯。白天看寶寶頻打哈欠,想睡又不能好好睡,真是讓人心疼。因為這樣,Kaya非常黏人,一直需要抱抱,也不一定要我們,只要能讓他分神就好。我今天跟Febie提一個想法,想找找住在家附近的大學工讀生當babysitter,不需要換尿布餵奶,只需要在Kaya需要時哄哄他,讓同時也在家的我們可以專心做點事情。如果每週有兩天,一次只要四小時,就應該可以明顯改善家庭生活。只有這樣的想法,但怎麼做還真的不知道。IMG_0169

因為Kaya情緒不穩,在家裏看書做事情有些辛苦,我跟Febie輪流哄他,我一直要逼自己在片段時間中專心讀書,到了中午終於讀完一篇還蠻重要的文獻,只是沒有時間錄音。明天要去研究室,可以有個空檔隔離開些做點事,很高興;但知道Febie一個人要面對Kaya,雖然這是我們目前分工的基本,但還是有些心疼。

週六上午趁假日陪家人,活動是Febie的聽故事與買繪本,我在旁邊幫些忙,帶Kaya,讓她可以去書店走走。結果離開書店後,到了中午吃飯時間為了很小的事情跟Febie鬧了口角。我是「異常」認真生活工作的人,即便先生、老爹的角色也都每天像在打仗一樣地檢討改進,再小的問題被我找到,也會想要有個合理的改善。而Febie是個輕鬆隨性的人,一方面這樣的個性給我難得的新鮮空氣、燦爛陽光可以喘口氣,但另一方面卻也給我帶來不少緊張。她隨便講講,漫無章法,我認真檢討,不斷想改進,弄得我一直活在點滴累積的挫折。Febie從來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但也因此知道如何善待自己、不勉強自己;我呢,剛好相反,從來都是用意志力在支撐,凡事總先想什麼是「該」與「對」的方式,然後讓自己像奴隸般順服它,盡管把自己逼到脆弱現實的極限。

週六下午,我長期來在研究員、父親、丈夫的角色間求全的多重自我期許下硬撐內心焦慮著過日子,終於還是崩潰,那天哭得一塌糊塗,上氣不接下氣,想起來也挺好笑的。

如果Febie可以再「成熟」些,Jerry可以再「天真」些,那會是更好的組合。這樣的念頭很自然,但天知道,或許我們的家庭生活可以每天還是讓我在睡前衷心感謝幸福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太超過」的表現,Jerry成熟得過份,Febie天真得誇張;或者,Jerry與Febie的相似也在這些相異之處,因為Jerry堅持理性「成熟」的偏執已經到了有些不切實際的「天真」;而Febie陽光女孩的樂觀天真反而看出她對待世界的「成熟」。

婚姻關係容易讓人在重複的步調中變成遲鈍,對小家庭生活中原本有的細膩層次失去心靈感應。面對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惰性,想想,衝突真的是件好事,或者應該說,能夠活在衝突可以是件好事的關係中,我們終究還是幸福的。經過這樣的事件,我們恍然大悟,對對方與自己還是了解得不夠,因此會更加體貼些看對方與對待自己。

時間晚了,我該去睡覺。

我不想再繼續清理出差前後一直被纏繞著的、關於東京那個空間的影像、文字與思緒。明日開始,我想要回來弄IC的論文,只在主軸以外的時間上處理都市的課題。下週ISA會議的日本代表Machimura Katashi教授剛好跟我最近的研究有直接關係,我本來想趁他來時多準備些跟他交換意見,還想要做點公共服務,找些對東京與全球城市感興趣的同行一起跟他聊聊,或者安排個正式些的演講也可。今天想想,尤其收到中山大學社會系請他演講的消息就放了些心,還是專心回自己規劃的進度,不要分神了。同樣的,我本來也想讀點John Law的東西,然後再去聽聽看能否得到更深刻的刺激,趁週末翻了些著作,覺得調性差太多,也是最後決定放棄。出版放第一,這是很早的結論,該照決定好的事好好執行。

明日Febie的妹妹一家難得從紐西蘭回來台北玩,我於情於理都該陪陪他們,所以研究上更要把持住進度,時間氣力要區隔清楚。另外是ISA的國際會議快來了,就在中研院社會所辦,我作為台灣社會學圈與社會所的一份子有參與的一定義務,這當然也是我學習與擴展人脈的好機會,但就手頭的研究進度來講必然又是一個干擾。想到這裡,一方面覺得有些恐怖,另一方面,就非常羨慕現在在學的學生,當年自己當博士班學生時也是,那是真正可以專心一意學習的黃金時光,不像現在只能在支離破碎的生活節奏中找縫隙維繫研究生活的一貫與力道。

對「混亂的尋常日子」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