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寒風雪雨中路上勘查

我剛從東京出差回來,整整一星期,hotel落點在渋谷附近田園都市線急行第一站的三軒茶屋,這個地點是日本朋友介紹的,結果證明是個絕佳的地點,進可攻,沿半藏門線直通可以轉到許多地方,從渋谷接包括山手線在內的許多連通鐵道也很方便;退可守,這是個繁華,但卻又不致於擁擠的街區,生活機能完整,hotel離地鐵出口很近,near perfect。【圖:大雨中的渋谷】大雨中的渋谷

回來後這兩天都非常疲累,可能撐太久一下子放鬆才知道辛苦。我經過幾個月的思考,以最後一個日本研究為設定前提,考慮怎樣可以保持開放彈性,對未來有長期研究的聯繫可能,有限體力與眼力下的效率性,當然還有實際做得出研究的可能性,還有研究本身是否有意義,最後決定還是回來聚集經濟上,這一決定後,接下來就是在我熟悉的東京中選擇一個空間。最後的結論就是這次去集中做路上考察的原宿、表參道與青山一帶。之前做了不少資料準備,也跟一些相關的學者談過聽取意見,一些模糊但多少有點方向感的問題開始提出,研究方法上也開始做相應的摸索與實驗。

但在台北準備,越來越有種不對勁的感覺,到最後了解到一件事,就是做這樣local的空間研究,做再多的文字閱讀與整理工作,如果人沒有到現場做field observation甚至participation會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有了這層體悟的當晚,馬上就買了機票,訂好旅館,把其他工作先放慢暫停,想先把這件事弄好。這次真正訪談不多,大多時間都在這個鎖定的空間中走動,一條街一條街走,拍照、錄影、錄音,把所有建築、物件、人物、交通、地景的相對距離都透過身體勞動一一記錄下來。

很不幸的是,這一週東京天氣很糟,天氣很冷、下雨、甚至傾盆大雨、還有冷到下雪,每天早上出門就沒有停過,真的像在行軍一樣。我一直相信,方法應該跟著研究主題、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應該來自於現實,理論課題是在研究者跟現實撞擊的困惑中長出來的東西。否則,研究很容易會淪為一種圈內人的遊戲,讓理論去frame現實觀察,讓方法框限理論的選擇,對我來講都非常顛倒。這次我選擇的方法,老實說自己從沒有試過,只能邊做邊摸索。

原宿路上調查

Widget powered by EveryTrail: GPS Geotagging

【3月5日的路上行軍,今天重點在原宿一帶,可以按右下角play的綠色三角形跟我走一遍,哈】

我本來想要用iphone的GPS定位與一些配合的軟體來處理,但臨到現場才發覺完全不行。雖然已經走了兩天,到了第三天想想不改弦易轍不行,臨時決定改變設備,一早先跑去新宿的ヨドバシ買了Sony的GPS CS-1,當場裝了電池就開始使用,跟它賭了。回到台北後在身體疲累的昏沉中摸索怎樣做geotagging,終於弄出點頭緒,因為Sony搭的軟體不能在Mac中使用,我找了HoudahGPS將Sony的log檔轉為GPSX檔,然後再使用GPSPhotoLinker做matching,看來還差強人意。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因為照片先輸入iphoto再做tagging,似乎沒能成功save到photo檔中。

後來我在傾盆大雨與寒風中的渋谷進行整天的「行軍」也不是很成功,因為天候實在太差,而我又要不時進出建築,這些都是以後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photo可以同時attach audio note就更理想,但還沒有找到辦法,本來想用video recording來做geotag,但GPSPhotoLinker好像沒有辦法處理video檔,否則這或許是更好的辦法。我也在想,如果把iLife升級到09版可能也會有些改善。

對了,我把5日當天的tracking路線放到Everytrail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沒有時間夾上照片,事實上對我目前的研究需要,照片放到Everytrail上似乎沒有多少價值,總之,一切都在摸索中學習。【圖:離開當天終於放晴的渋谷】109

這次的東京考察另外一個辛苦處是,我在海外時同時也中斷與台灣日本兩位助理的合作關係,台北那位實在是日語處理能力遠低於預期,我已經消耗了一週的人力費用而幾乎看不到生產力,反而因為要對照考核實際閱讀與整理能力更要自己也來一趟,把自己弄得加倍勞累,只好快刀斬亂麻省得繼續消耗有限的資源。

至於東京這邊的台灣人學生助理實在是從上次以來已經忍耐對方工作態度很久,我想說對年輕人親切些不要擺架子,沒想到這次更是過份,聯絡上出了點失誤,而且也很難說是我的錯,竟然還態度高傲地教訓起人來,真讓我吃驚,跟我所理解日本學生對老師態度差太多,台灣學生也不至於那樣。我寧可不要助理自己來也不想再挨這氣,馬上當晚就跟她解除合作關係,體力眼力會更辛苦,但心情起碼輕鬆許多。

不過還好,老天長眼,給我適時伸出援手,台北的前助理剛好當晚在線上,馬上介紹一位在東京的日本人朋友,他的訓練背景是景觀設計,通英文,也是在地東京人。這人態度好太多太多,雖然當天沒有能幫上什麼忙,但回頭又主動蒐集資料整理出來給我,我在日本的幾個日本人年輕助理都非常敬業,讓我印象深刻。

這次除了路上勘查,簡單的幾個拜會外,還花不少時間在蒐集出版資料,包括到東京都廳買了一堆都市計畫的資料。回程時一算,行李箱滿滿30公斤,已經超重10公斤,另外緊急買了個隨身背袋,兩個袋子跟裝滿磚塊一樣,各超過10公斤。回程只能用恐怖來形容,因為我眼睛不好,不能夠多用力,而且背部的痛又常發作,還有我內耳的暈眩問題常會在這種勞累下發作,也好像不定時炸彈。後來想想,還是花點錢搭計程車直接從hote到渋谷換機場shuttle bus。在check in時真的有些擔心,左右各背一包大磚塊,還故作輕鬆,哈。看那重量跳到30公斤,還只敢餘光掃瞄。還好,最後老天保佑讓我過關。【圖:機場自拍,看起來像全身是傷的老犬,體力用到極限】

IMG_0395

紀錄這次的東京行,最後應該談點Kaya,我這老爹其他再怎樣奔波勞累都比不上看不到、抱不到自己寶寶的苦。每天晚上回到hotel上網,Kaya乖寶寶總是已經睡了,只有一次真的在skype上見著,Febie回石牌老家,那邊又沒能上網,最後都只能靠skype電話想像Kaya丫丫作聲的表情。回到家已經兩天,Kaya真的又長大好多的感覺,爬起來好快,好像換了個引擎,然後很會站起來,然後還會窩心叫ba-ba-ba。Febie說我不在這週,Kaya因為長牙齒情緒不穩定,但我回來後長出兩顆小牙齒,心情又變好了。我一點都不相信這種理論,只是一廂情願堅持,那是Kaya想爸爸啦,我回來抱抱當然就好囉!:)  【圖:三軒茶屋發現的Kaya洋酒館!Kaya因脈絡有許多意義,這裡應該是「極樂之境」的意思吧,喜歡西洋音樂的人大概會知道】

Kaya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