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其實對我一點都不陌生,父親是長期的慢跑者,以前還是慢跑俱樂部的會長,以前跑馬拉松要很辛苦才得到金牌,現在老了還在跑,所以只要一出馬大約都會得到那一組的首獎。小時候兄弟們也不時被帶著去參加慢跑比賽,大約就是那種6公里的簡短跑步,耳濡目染下自己跑或聽老爹談些慢跑經(他事實上自己手工寫了本慢跑經驗談),對跑步這事並非沒有經驗,最起碼不是沒有點基本的常識。
記得我在部隊當排長時,有次另一位官校的排長跟我挑戰,大概以為義務役軍官都是肉腳,我們帶連上弟兄出去外頭晨跑,結果還被我跑贏了勒,那是我最後一次可以炫耀還能跑的經驗。退伍後我直接出國到Duke University攻社會學學位,之後就只知道讀書研究,荒廢了身體到今天這種窘境。
我父親老了後還去參加三項鐵人,最近一次是去花蓮騎三百公里之類的單車比賽,為了不輸給老頭子,累死一堆衝刺到最後衰竭的年輕人。他也是個讀書狂,到現在保持隨時三四本書同時啃,而且讀書的範圍奇廣,每個月大概要消耗掉10幾本書,書看完就丟,所以我們從小三兄弟加老爹經常堆了滿屋都是書籍。老爹的運動細胞傳給了我大弟,喜歡看書這點傳給了我,我年紀越來越大,到了走上學術工作者這條路後就越來越不運動,搞到現在遍體鱗傷全身是病,才想到該回歸家庭傳統。
最近我開始跑步,一開始被Febie笑,因為我出門一下子就回來了,其實只跑了日新國小一圈。因為我的想法是每天都要跑,但一開始不需要勉強自己。結果,一出門跑步,果然就碰到調氣不順的問題,我鼻子不好,常用嘴巴呼吸,因此常會有喉痛的問題,碰到用口吐氣、用鼻吸氣,怎麼配合步伐就是弄不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畢竟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再跑步。
今天出門,跑了三圈,有點進步。不太想勉強自己,一不行就改一次口吸氣,然後一不舒服就放慢些跑。之前跑起來胸口肌肉會抽痛,今天第一圈狀況幾乎一樣,但我放慢加上換幾口氣補充,大約十秒後就比較舒服些,第二圈跑起來開始有些順利。到了第三圈又開始換氣不順,然後胸腔往下抽痛,我一樣再放慢步伐,然後配合長呼吸放大,一下又過了一個小障礙。我想我開始感覺得到調整的韻律,再這樣下去,拉長時間,希望一個月後可以順利感覺一長段的舒適,然後等待下一個撞牆的挑戰,現在等於是熱機的初期,慢慢來不急。
今天我戴上耳機聽iPod音樂,我發覺Dave's Lounge是慢跑的絕佳搭配,以後就拿這來當「背景音樂」,我今天故意把音樂聲音調大,耳機沒有壓緊,讓它在耳邊放送,跑起來感覺「有伴」,舒服多了。現在這個季節,跑步真的挺舒服的,不熱,有點涼風,空氣又不至於到冷到讓肺不舒服。在台北街上跑步,真的不是挺愉快,主要是機車與公車太接近人行道短程停車起步,噪音高,而且廢氣也多。我就繞著日新國小跑,在晚上,就臨南京西路這1/4段比較糟糕,還可以忍受。至於地上的狗屎,那就只能碰運氣了。
跑步有什麼樂趣?對我來講,真的有點享受紀律磨練的快感。Discipline是現代性背後的一個很重心核心觀念,這其實也不是Foucault的大發現,而是社會學的常識,Weber、Durkheim、Marx都有精彩的洞見,而且他們也都在Discipline與productivity的連結上看到它的曖昧兩面性。就正在想辦法強化生活/工作的理性化的我,慢跑時想到自己的體會,也很清楚了解到其實這自我折磨有超出身體健康的concern與necessity。
慢跑的discipline不只是忍受肉體的痛苦,其實跑上癮後是有快樂的,但慢跑者怨自己為何要這麼「苦毒」自己的出發前掙扎,確實也說出了這當中有種自我強迫的快感在裡面作祟。慢跑的discipline還有它的高度理性化成份,就是它的整個過程是被許多零細化的單位所構成,每一次的步伐,每一口的呼吸,呼吸與步伐間穩定重複的韻律。
因為這樣,我發覺到白天的工作與晚上的跑步間的心情關聯。如果我自覺白天懶散,沒有了工作與思考的紀律,到了晚上,我就跑起來更帶勁,有點像以前部隊收了假就要找個「莫名其妙的理由」來弄些「收心操」,用刻意無意義的身體勞動來強化與訓育自己的精神專注。
學術工作不只是需要「勞動的」紀律,或許,有些人可以天縱英才,然後完全在無紀律中爆發生產力,但我相信即便那樣的人也存在一種對腦袋運作的思考紀律要求、一種潔癖,拒絕散漫的思考,沒有規矩的推論。或許應該這樣說,學術工作的紀律核心還是來自於「精神的」、「思辨的」紀律要求。
一個人在暗夜中慢跑的時候,我很清楚意識到自己的隱藏動機,整個全程,其實一直都是抱著一種檢討與惕厲的心情,透過discipline身體來總結教訓白天的自己。在這點上,慢跑時其實是在一天之後,自我面對的時刻,慢跑的時候,我深深感覺到這是多麼純粹的self discipline,自我鍛鍊、自我檢討、自我鼓勵在每個呼吸與步伐的調整中透過隱密的體會進行,我甚至一度為此而燃起一絲感動,尤其是在換氣不順,肌肉抽搐,眼看就要「爆胎」(註:停下來用走的)的那些moments。
回到家門口的那段短短的路上,我在想:一直延續這樣的心情跑下去,身體這麼爛的我,大概還是可以讓跑步變成一種上身的習慣,重新喚醒家族記憶中一個差點被我給遺忘了的小傳統吧?
看您這樣認真生活工作,感到很佩服。謝謝您不吝分享心得,高高低低的過程這樣真實呈現,讓我這還算認真的人都覺得受到鼓舞。加油!恭喜您做父親了,孩子好可愛,太太賢慧美麗,人生的幸福啊。
讚讚
這真是和《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一書中村上所說的最佳呼應,也讓我想起了當兵時每天跑三千公尺的記憶。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