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1:30,果然挑戰來了!因為跟Kaya只隔一房,更衣室裡沒有空調,我們開著門,再用風扇把冷氣吹進去,因此我們的臥房裡比平時更冷,後來才知道Febie跟我一樣受不了。我打個噴嚏,驚醒了Kaya,他開始狂哭,之前7-9點之前的哭號移到半夜上演,我一聽到哭聲就知道真正麻煩的來了。2:00,Kaya繼續,Febie跑到原先嬰兒房的客房「大後方」睡覺。我一個人決定留守四行倉庫,哭到2:00每一秒都很難熬,我站稍微近些觀察,他其實非常敏感,本來比較小聲一下子放大,我在進退間掙扎,決定再往後退,沒有撐到底,不知道是怎樣的過程。
2:30聲音變小,我想他放棄了,或者太累了,但一直沒有睡。靜下來時,他開始看看四周到處張望,嘴吧滋滋地發出想要吃東西的聲音,兩隻手有時比劃快,有時又靜靜放下,一度讓我覺得他要睡著了,我就要解除警報可以好好睡覺了。3:00,Kaya的聲音又開始放大,這次應該是接近4:00的餵食時間,但沒有上次那麼狂哭。3:40,我打開燈,睡眼惺忪,把他抱去找Febie,Febie應該被冷與吵到頭痛,一副痛苦的樣子。4:00,Febie整頓好後開始餵奶。
我本來忙了一天很累,昨天尤其上午在大太陽下活動,眼睛非常吃力,中午跟W等STS的人用餐時,一度還喘不過氣來。回家聽到Febie說Kaya一天都很乖巧的好消息本來鬆了口氣,沒想到,最後是熬夜一晚,守在寶寶旁一整晚。我一時間睡不著,在書房翻翻0歲小孩的書,想想學到什麼,做錯了什麼,哪裡還可以改,哪些絕不能改。5:00找Febie,她很仔細餵,我看大約沒事了,5:30才跑去睡覺,斷斷續續7:30起床,想到今天本來預定要到研究室的。
跟Febie去吃早餐,我上網聯絡助理,本來想讓我補點眠再出門,後來想想就不勉強,這樣像犯了時差般恍恍惚惚開車也危險,決定在家工作,跟助理討論的事不急往後推。我整天就在身體昏沉中把書房中堆了很久的資料整理一遍,除了中餐吃飯大致都在工作。本來Febie預定要帶Kaya去石牌找外婆,並且搶點休息的,但大約跟我差不多,放棄了。我工作到四點多,真的很不舒服,決定休息不做了,跟助理說聲「下班囉,明天見」。Febie把Kaya 5:00的晚餐餵了,我開車載他們倆到石牌找外婆,Lucia也剛好回來,我們交換NZ與台北間的東西,收到Norbert送的寶寶衣(他一向最會選衣服了),一些副食品準備給Kaya等。晚餐一起用韓國料理,Febie發現了,說我右眼好紅,當然囉為了Kaya熬夜一晚,前後又忙了兩天。帶著眼痛回到家,把Kaya全交給Febie處理,我冰敷躺在沙發上,開了中日野球賽轉播,關了螢幕,當收音機聽,冰敷眼睛,一直打瞌睡,乾脆關了,進「大後方」睡覺。
Febie說我為何要陪Kaya一整晚,我說反正這事情早晚會碰到,她去睡了,我想要留守,自己觀察看看整個過程,沒辦法研究者就是研究者,覺得沒有蒐集到資料很難做判斷,我不想要把書本當聖經當權威,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很清楚當中有多少虛實的成份,不見得是作者本身想要欺騙,而是我們人本來就有限,所有的書籍都是有限的人用有限的媒體記錄下來只能被有限地溝通解讀的產品。而且,我也覺得自己心理上要能夠真正心安,就要自己熬過這個過程,看過這個我以後真正分房睡後不會看到的場景。
今天做了幾個調整,把Kaya的嬰兒床移出更衣室,搬到我們的臥室,這樣冷氣就不用開那麼強,我們照應也比較方便些。然後,我跟Febie講說,我看過了,沒有什麼問題,從今天開始,我們固定到大後方睡覺。這樣小孩與大人才不會相互干擾,不是大人干擾小孩,就是小孩干擾大人,跟小孩一起躺在床上本身就是一個容易相互干擾的狀態,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現在的缺點是,Kaya休息時跟我們的活動空間接近了,要多小心點記得關門。再加上聲音的monitoring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接下來就是考驗Febie跟我了,能否安心在更遠的大後方睡覺。
另外,我也學會,小孩白天太安祥並不好,過去7-9的狂哭,現在證明我們應該要高興,因為有了那狂哭,晚上Kaya才能一覺睡到6-7個小時。白天應該要讓Kaya多去接受些刺激,多跟小孩互動,抱他房間四周看看,跟他講話、聊天、唱歌,丟他到浴缸裡游泳啦。其實,也因為這樣,我想帶Kaya去石牌跟一對親戚碰碰面,感覺一下石牌夜市的熱鬧。從石牌回家的路上,Kaya照例狂哭,我聽了,有了昨天一晚的經驗,真覺得動聽啊,好有氣力的小寶寶,哈。
不好意思, 打擾了. 還沒看到Kaya馬麻po文, 就先在這裡囉唆雞婆了.
看到Kaya成長的點膽滴滴, 回想女兒小時的狀況,實在是非常有趣的事. 每個小孩真的都有他自己的調! 連著看著kaya幾張照片, 杏眼大睜的渴望的驚奇的看著所有. 精神生活上的欲求超過體能上的負荷才會睡前啼哭嗎?? 就好像大人看了感人肺腑的電影, 震撼到不能自己?
女兒小時, 我和先生每天都戰戰兢兢. 白天她睡眠時小心謹慎不敢大聲宣揚生怕他睡眠不足大腦不長. 弄得我們精疲力盡. 後來長輩提醒, 孩子要跟著父母的步調, 父母順著孩子的性給他刺激. 不再刻意了, 白天過自己的活, 講話, 看電視, 吸塵, 狗叫, 回歸正常音調, 音樂改用節奏性強烈旋律, 房門不再關, 孩子即使睡覺也知道我們在附近活動. 孩子醒時用力互動, 問: 今天ㄋㄟ ㄋㄟ好不好喝? 我要去洗奶瓶, 你要一起去嗎? 外出走在路上, 常常引人側目. (剛開始會不好意思, 後來臉皮就厚了) 想不出話題就唱童謠, 金銀花 12朵 大姨媽 來看我 豬砍材 狗燒火 貓兒煮飯笑死我.
太陽落山進入備戰狀態, 提前一小時進入假眠- 聲音放低, 音樂放慢, 關大燈, 全員床上躺平.
一切只為調整這個前世可能是美國人的時差, 營造白天夜晚, 強調日夜差別. 上上下下半年, 嗯! 女兒六個月大時我們淪陷了, 雙人床加單人床成一張超大床, 女兒擺中間. 爸媽真的很想睡-不成功便沉倫. 獨睡訓練失敗!
輕鬆一下.加油ㄚ!!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