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整個週日,從早到晚,可以說是「Kaya日」也不為過,我倆幾乎忙翻了只為了調整跟Kaya從生活作息、家庭設備到空間分配的關係。一開始,只是因為我連續兩天的眼痛,工作跟著停頓,到診所看過後與榮總醫師的說明對照,我對自己眼睛現在的狀況有了比較確實的掌握。然後跟著做了調整的準備,10點前就寢,最好9點,然後清晨5點起床。在天黑之前停止作息,然後趁著白天專心做事。我也決定以後中午都要午睡,給眼睛一天正中一個喘息的機會。我把家裏書房的位置跟Febie的對調,給我自己較好的光照環境,我在中研院的時間Febie還是可以使用,這樣應該是更加效率化,「餅做大了」。
但是,這當中還有工作之外,育兒的這一大塊要解決,Kaya一直都表現得不錯,但最近開始有些難處理,我想Febie跟我處理Kaya哭泣的方式,還有Febie餵母奶的方式,都有點被Kaya帶著走,越來越陷入困境。我因為Febie從約兩週前開始一碰到Kaya哭,或者漲奶就馬上餵,漸漸退出餵奶的工作,Kaya現在變成喝奶瓶的母奶有了技術障礙,需要重頭學習。這意味著Febie一個人用她的慣性在跟Kaya相處,弄到現在漸漸精神變差,身體也越來越撐不住。尤其是為了一時方便,一直用躺著餵奶,又增加了惡性循環。
Febie越來越陷入困境,而我則越來越無法介入。她漸漸挫敗,我漸漸挫折。就在這時候,Kaya的乾媽Shopping買了本書給我們看,林奐均寫的《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這本書的觀點看起來有點極端,甚至覺得不可思議。簡單講就是父母定好寶寶喝奶的時刻表,白天四小時一次,晚上七、八小時一次,而且照父母生活習慣來訂定時刻,晚間一次八小時一次睡到底。那中間怎麼辦?簡單講,就是不管他。我看了這書,沒翻幾頁就知道很合我胃口,如果是我那信仰自然主義的老弟大概會把它當成邪書,哈。
書中有句話,剛好就是我每次聽到老弟的育兒觀念跟我差異最大的地方,就想到的反駁話:「不管你做什麼(或沒做什麼),都是在訓練孩子」。我在翻這本書時,剛好老弟在旁,他說到:「小孩照養狗的方式來養就好」,我知道他大約的意思,狗在這裡意味著某種「自然」。但我剛好因為養Bagel的經驗才更確信養人與養狗都需要訓練與紀律,狗已經沒有「自然」的退路,它們無論如何都活在人的強制、作為當中,即使放縱也是一種極「勉強刻意」之事。我也從來不覺會有什麼壓抑個性、妨礙自由的缺點。其實剛好相反,我反而覺得,我們跟Bagel的關係之所以好,Bagel之所以快樂,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小時候我們多費心給了些紀律訓練。
我們跟Bagel的互動因此非常豐富,反而是放縱讓狗盡量自由,結果是常見的「狗拖著人」散步,或者人「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犬」,它就是不理你。當然我也不覺得主人或父母負起責任,有因此減少了狗與小孩可以感受到愛的份量。「怎樣的紀律,怎樣的訓練」,這才是問題所在。所以,我跟老弟的回答是:「狗的好養法跟你想的可能剛好相反」。總之,我看這育兒書,有很多地方都覺得頗合胃口,值得一試!除了關於「仰睡、側睡」抑或「趴睡」的這點。Kaya目前是側睡與仰睡,林奐均主張趴睡,她的理由沒有說服了我。
目前Kaya其實已經很接近,他目前晚上一覺就睡六小時,問題是在白天餵奶的頻率,越來越縮短,變成甚至短到一小時,白天通常還會有一段約4小時的睡眠,但其他的時段非常混亂。另外就是晚上這固定六小時的睡眠很不一致。我算了一算,覺得以Kaya目前的狀況,其實已經接近,應該會有勝算。今天跟Febie討論過後定下5、9、1、5、9的規律,上下午都照這時段餵奶,然後玩耍,之後睡覺。當然晚上九點到早上5點這八小時是不起床,不餵奶的。因為晚上九點從洗澡開始,然後再轉到餵奶,所以會拖比較久些(以後還可以加上說故事時間),那大約從10點開始,等於直睡7小時,離目前6小時已經不遠。這5-9-1的生活步調對我們大人來講也非常合理,睡眠會更好,三餐更定時,休息工作都可以平穩地進行。
今天我們早上餵好Kaya,便送他到老媽雙連家,11點起,交代她兩點前不要餵,只要拖過三小時我覺得就很滿意了,看情況如何再拉到4小時。然後我們就出門辦事,我知道她沒有辦法用奶瓶餵得了Kaya,這大概就只有我這跟他默契十足的老爹有辦法,但目前也需要折騰上10幾分鐘才進入狀況(yesterday once more)。我們倆直接衝到一家大型的嬰兒用品店,在那裡找了很久,終於買下一台嬰兒床,明天週一下午會送到。然後我們回家,路上在太原路買了四個大型塑膠整理箱。回到老媽家,Kaya果然沒有吃,媽媽哄了一陣子後,當然也狂哭過,最後睡著了。我們輕輕把他叫醒,然後餵四小時後的第一次奶,跟他玩,然後讓他睡著。然後我們倆再出發,回到家中。
這次,開始整理我們的臥室與更衣室,把四大箱的衣服整理出來,很多都是冬裝。把臥室環境清出來。這樣一弄就到快六點。把四大箱衣服全送上車,載回老媽家搬到樓上空房存放。Kaya剛開始在哭號,Febie
六點準時餵奶,為了配合九點,切兩個三小時。然後J.F.K.一起回家。kaya晚上都是最狂哭的,我們把他放上床,開始繼續整理房間,他沒多久開始最激烈的哭泣,我們死撐活撐,終於熬到9點,中間短暫抱了幾次,換了一次尿布,因為我們知道晚上這一趟基本上我們什麼辦法都沒有,另外一本我們很喜歡的書也早這麼告訴我們。9點到,Kaya開始洗澡,他很喜歡,完全沒有問題,然後Febie餵奶,我跟他們道晚安。半夜,Febie碰到Kaya六小時前哭,檢查一下就到我們臥室睡,就這麼決定了,相信以他目前的韻律沒有問題,說不定會衝上7小時直睡。我應該要睡的,但我想紀錄今天開始的過程,看看我們能不能成功。
明天我想四點起床,5點前就出發到辦公室,下午三點回家,等嬰兒床到然後把今天規劃的新空間弄出來。怎樣的新空間?就是將更衣室改成嬰兒房,放嬰兒床,打開隔門跟我們的臥房是連在一起。我們今天把衣服清到剩下半邊,把上上下下的灰塵都打掃一遍,加上空氣清淨機加入,明天再拖地板清理一次,應該可以把環境改造出來。我們呢?睡臥房,再不然跳到對角的目前嬰兒房去睡覺,中間monitor聲音的無線喇叭與麥克風也都準備好了。臥室再往前就是Febie目前的書房(之前我的書房),她白天工作與照顧寶寶都很方便。
來過我家的人都知道,我們家入門就分左右兩半,右側是私人區,含兩間書房、一個臥室、一個更衣室,還有最深處的浴室;左側是含客廳、廚房、客房(之前的嬰兒房)、客人衛浴的公共區或社交區。聯繫起兩側的除了正面的玄關,還有後側的庭院,那是Bagel幾週後的地盤。目前為止的空間使用方式問題很多,寶寶房放在公共區的原客房中,全家人的整個生活動線都交叉了,客人來拜訪,我們看電視、聊天用餐,很容易都影響到Kaya,當然反之也很容易被Kaya影響。現在回復到Kaya誕生前房子設計時的理念,Kaya的臥房改在私人區深處的更衣室,空氣流通,安靜,不會相互干擾,再加上新的J.F.K.作息表,空間與時間的schemes應該可以搭配得更好。今天實驗一天下來,全都在我的計算規劃中,算是非常順利,near perfect!明天環境會更到齊,我希望能夠在一週內把整個轉型完成。
祝我們成功吧!~
這篇blog寫到10點40分,很不好,我該去睡了,眼睛並不舒服,今天也好累,我知道上週工作很沒有效率,但沒有辦法,有時候就是需要這樣,靜下來好好想想,重新調整好步調,家人間把問題都攤出來檢視,然後觀念上多些溝通,一起下定決心,互相找到最能夠讓每個人更健康舒適成長的生活方式,想辦法把對的、好的生活方式實踐出來。下週是轉換期,但我期待重新起步,一開始可能還有點慢,但速度會加快,最後一定會比上週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長久來看,正在做對的,該做的事!
晚安。。。。。。。
有耶 有往更好邁進的感覺 ^_^ 一定會成功的!
Jerry可以克服kaya狂哭哭不抱 單單這點 mandy給您進步神速獎!!
讚讚
Dear Mandy,
Kaya很配合喔,昨晚一睡快七個小時,從9到幾乎4點。我們還三個人一起清晨用餐,還有享受附近清涼早晨的散步。我跟Febie終於經過一年多又回到臥室團圓,Kaya也有了自己的床,變成我們的鄰居,我們到客廳與餐廳也不再需要像小偷一樣,so far我們都很滿意。再繼續幾天應該可以定型!Febie會繼續接棒記錄這幾天的有趣過程。
讚讚
我見識到他的棒棒囉
他今天真的很棒
乾媽好愛他
真想外帶回家
讚讚
我也有買這本書
也是有想要朝書上寫的作
或許 我們可以拜託林仿照百歲醫師
在台灣開個按時育兒經驗同好會
交流方法與互相鼓勵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