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看文章
我是在身體不太舒服下寫這則blog的,今天下午回家路上開始頭痛,我想我感冒了,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精神壓力太大吧,我自己沒有留意到。我正在趕一篇論文,已經連續忙了三週,正在進入第四週時,另一篇RR的論文deadline 8/20要我快修好。我還有10月以後重新回到日本的研究工作要規劃,已經因為眼疾與孩子出生停頓太久,不知要從何jump start。然後,我還有一篇已經送出的投稿,因為字數多些本來待修重送,因為眼疾也停頓多時。可能身體的工作能量本來就不足,加上事情纏身,想到這個月稍後Bagel又要回家,我完全無法想像以我跟Febie目前的滿載的狀況,要如何同時照顧Kaya與Bagel?可能因為這樣吧,頭一直痛個不停,眼睛也跟著疼痛。
回家後沒有辦法幫上太多忙,我買了一些菜回家,跟Febie一起用完餐,便在寶寶房躺下休息,旁邊Kaya在哭,Febie好像在忙什麼,等到安靜下來,我眼睛睜開發覺Kaya就躺在身旁,沒多久,Kaya醒來狂哭,我把Kaya抱起找Febie,她看到我們有點震驚的表情,我想她大概才想要開電腦做點事情吧。這一刻,她正在忙著陪Kaya入眠,我喝了一大杯果汁,洗把臉,還不想睡,又不想耗腦力,想寫點生活紀錄,像跟Febie接手一樣,不知道她之前是不是正想這樣做就是了。
我一樣照固定的軌道前進,寫作中的論文過了三週,本來六小節的規劃,到了上週變成七小節的長度,我週六照例跟Febie、Kaya到辦公室做,週日也還繼續,到了本週一終於寫完第三節文獻檢討,打通二、四節之間的瓶頸,現在「粗稿」已經完成6/7到剩最後一節(well結論也還沒寫,但我不打算寫個長結論)。今天開始再廣些整理點資料,從第一頁開始順一遍。我這次分了兩節給助理先處理,我寫個由主要論點聯繫起來的flow,有點像一個精簡的劇情,然後請他們把之前蒐集的資料填進去,把當中的銜接弄順一點。因為助理一直說她不會寫,我就用這方式讓她可以在我的東西上放心塗鴉書寫,這樣應該會少些雜念,以後多點寫作的膽識吧?(哈)
因為我的眼力差,這樣有點像助理廚師按照我寫好的菜單食譜先把材料都拿出來,該解凍的解凍、該切好的切好,照烹飪順序分盤擺設好,我就只要做炒菜的工作。為了讓他們順利做這件事,我先給他們一個章節大綱,然後是說明整篇論文主旨、方法、結構的「前言」,然後是每一節的內容,各節間的關係說明,再給他們負責備料章節的基本論述。現在我開始順稿,這種生產方式能不能成功,我也沒有把握,這兩天就會分曉。
即便是像現在這種作業方式,我的眼睛還是負擔頗大,集中做個兩天後通常就會有一天眼睛要休息,而且每次連續做個一兩小時就要閉眼敷眼休息一下。有時狀況糟時,真的一片模糊。以前我到助理處,他們常指到螢幕上跟我說明,我現在根本看不到,有時候想說裝一下就好了,否則一直說看不到也挺麻煩的。我也不是天生樂觀的人,以這種牛步的速度前進,面對不時要喊卡的眼睛,還是間歇性的會有莫名其妙突然來的低潮,只能想辦法自己當丑角開自己玩笑鼓舞一下自己。老實說,以我過去的工作密集度,應該早完成了吧。對自己的眼睛我不抱希望,我現在是每天教自己學會接受自己的殘障,就好像勢必要用輪椅度日的人,早些專心學會跟輪椅共處比較重要,情緒只會讓自己更分神。我的辦公室電腦前,一直擺著Kaya與Febie的照片,另外就是過世不久的朋友木村教授坐在輪椅上神采奕奕微笑著的照片,還有他的書《The Challenges of Late Industrializatio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Japanese Commercial Aircraft Industry》,從上次續聘後我對單位的commitment幾乎歸零,我靠Febie與Kaya的家人支持,還有回憶跟像木村這樣樂觀奮戰到最後一刻的朋友談學問時飄在空氣中的愉悅氣氛鼓舞我。我常跟自己說:木村人身體倒了,但他的那種「前向き」精神一直都還活著,他可以繼續鼓舞我就是一個見證;我的人還沒有倒,精神不能先倒。事實上,我有種奇特的念頭,就是,我只要繼續用「前進」的姿勢過活,木村就會繼續用某種方式活著。或許,更怪異的念頭,我是想要靠自己的身體讓木村繼續活下去吧?
Kaya今天出生73天,進入第三個月的Kaya,老實說,對我倆真是一大挑戰,非常容易狂哭。白天還好,尤其剛起床,簡直像天使一樣,會跟我們一直「對話」,發出各種聲音,有時到三個連音,而且每天幾乎都會「發明」出新的聲音。邊跟我們「聊天」,還會做出各種表情,尤其笑臉迎人,常逗著我倆笑成一團。然而到了晚上,尤其睡覺前的一兩個小時,就會開始完全沒有原因的狂哭,哭到好像要把內臟都嘔出來一樣地用力,我們最喜歡的一本育兒書要我們放棄掙扎吧,因為這個月的小朋友就是這樣,而且不這樣哭吼掙扎的小孩還長不快。不過上面也說,到了三個月底,可能因為老天憐憫可憐的父母,寶寶一下子不再狂哭,而且取而代之是經常性的微笑。這句話給了我倆很大的希望,目前為止Kaya幾乎完全照書本上的進度長大,甚至有些超前,我們只能禱告,苦難的盡頭就是天堂。哈。
關於Kaya的睡前狂哭,有經驗的同事提出一個看法,他說那是小朋友想睡了,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不知道那是「想睡」,所以對他來講就是渾身不舒服,大約有點像大人明明想睡又睡不著一樣,全身疲累、脾氣又差,要掙扎好一陣子才會入眠。那本書上的說法則是,因為過兩個月的寶寶開始感官全開,跟人的互動尤其讓他感到興奮,所以到了晚上精神還是很亢奮,但身體又還沒有發展到完全可以掌握,這個落差會造成他無法處理多餘的精力,所以要拼了命地哭後才能夠恢復平衡。我想,我朋友的理論跟這本書上寫的可能可以合併起來對辛苦個爸媽「有個解釋」。
每次看到Kaya在痛苦地狂哭,我直覺跟他說的就是:「Kaya,你好辛苦喔!好可憐,來、來、Daddy給你抱抱,加油!」因為我想,如果是我們成人,每天都只能躺著,連脖子都不聽使喚,大小便也都沒有辦法自己處理,大約是要頹喪到如槁木死灰的地步吧?
我想到我可憐的祖母,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是那樣被我們的善意摧殘到沒有尊嚴地離去,我到現在想起來還是非常內疚,尤其是我那時跟H的痛苦經驗,在三個家間失魂落魄 地苦撐苦熬,終於在她面前崩潰狂哭,然後看到她本已無神多時的臉龐微微顫抖,拼了生命最後的氣力,模糊喊著兩聲我的名字,我永遠忘不了她那疼惜與抑鬱的最後表情。
當然,Kaya跟死去的祖母剛好在人生的兩端,他的人生才剛要開始,也因為這樣,我在這種奇特類比的體會下,感同身受,反而更覺得生命力的可貴與感動。
幾天前給同事寫信時說到:「宗教繪畫中常將天使畫成寶寶的樣子,我現在知道了,那不是因為天使長得像寶寶,而是因為,寶寶根本就是天使的化身!」我想,看了這個月Kaya好努力地在長大,我應該要再加一句,寶寶是意志堅強的fighting angel!別怕、別急、不要氣餒,Kaya,老爹老媽給你做靠山,你啊,盡管專心長大!
文章分頁導航
讓我來解救你們吧^_________^
雖然只有一下下;)聊勝於無嘛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