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眼前的未來一個輪廓

時間是週日晚10:30,我照理應該趕快去睡覺,好一早起來接Febie的班,然後再趕去中研院。但是,經過上週,我終於在幾個月的慌亂之後有了些比較清楚的決定,我想要把它們大略紀錄一下,給未來的自己設一個丈量的尺度。J.F.K. in KiKi

上週其實是非常沒有工作效率的一週,幾乎整個禮拜我們都在忙著接受五年一度的總體評鑑,因為這樣,我也很難得跟所上同事一起,透過評鑑委員的媒介,用不同的形式反覆推敲討論社會所的現狀與未來,簡單講,還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在制度上可以調整以提高社會所「學術生產力」的地方,當然也包含這概念要怎樣測量評度的老問題。

一週下來,不管評鑑委員最後會給我們怎樣的評價與要求,我個人的層次確實也有了難得的機會聽聽別人的看法,然後趁機做了一番反省檢視。同時,上週也是我兩個月來再一次回到榮總檢查眼睛復原狀況,醫生給了我三個月份的處方,可見得我的眼疾確實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這樣一週過後,再經過週末的冷靜思考,我想給自己未來的生活紀律做些規劃。

首先,身體的狀況,經過上週的眼力診斷,我的眼力看來沒有那麼快恢復,經過這幾個月來的治療,目前能夠戴上眼鏡比較輕鬆些看東西已經很難得,但兩眼視差、老花眼、畏光、容易疲累、模糊這些問題都不是短時間能夠恢復正常,有些像畏光恐怕要一輩子跟著我。我現在已經學會心平氣和接受這個事實,重點是保持休息與工作的平衡,還有增加工作與休息的效率。最後是要避免再有任何惡化的新狀況出現。我想要好好利用每天眼力可以負荷的工作時間,但另一方面還要照顧好寶寶與有效跟Febie分擔家務,所以在生活作息上要多些彈性,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才是。

上週跟評鑑委員談了些話,也聽了許多同事的發言,所的制度性格與一些結構性的難題也比較清楚,環境看清楚些,自己的定位也就比較清楚。林南老師可能有點誤解我的意思,不過那不重要,每次跟他簡單聊聊總能重新找到研究生活的動力。熊老師給我提示,要把重點再拉回到經濟社會學與產業研究上,因為這是最多人認識、認可、甚至期待我的地方。

這次因為院方有意打散,將其他分組的評鑑委員也拉進來評鑑本所,所以我有機會碰到麥朝成院士,想不到他在會場一開口就給我鼓勵,還跟我索取其他著作要閱讀,讓我非常感激。因為我在社會所一直是個比較落在社會學邊緣的位置,我需要往外找朋友交換研究意見,對內也不太好浪費同事的時間讀些離得挺遠的東西。這似乎也呼應了熊老師的建議,一旦集中在經濟與產業社會學visibility會一下子提高,而且投資報酬率也會快速提昇。私下談到委員問到為何我不繼續做資訊社會學的問題,熊與麥兩位教授也一致要我不要被那些分心。

我細思之後覺得,考量了健康狀況,其實這已經超出選擇的問題範圍。回國後的最初十年,尤其最近整個崩潰前的幾年,我對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顯然過度樂觀,我的閱讀與研究範圍真的很廣,以為一個人可以當三個人、四個人來幹,幾乎沒有週末放假可言,在日本的一天其實工作量比台灣還重。我想一個階段已經過了,時光倒轉我想也不可能不走這一趟,但現在是該裁切出重心的時候了,我的身體狀況已經幫我做好選擇,如果在每天有限的工作時間下還要有效率地有些產出,回到經濟社會學是唯一的選擇。

日本研究與設計研究應該在一兩年內轉為以支援經濟社會學研究為前提的研究規劃,因為我手頭還有配合研究計畫通過的承諾,一定要給信任一個交代,未來要慢慢調整,maybe看起來還是日本研究,也有些設計味道,但研究意識一變整個關聯起來的區塊分佈就不一樣。

三年前我一股熱情,甚至還帶著助研究員階段囿於生存壓力無法配合的內疚,想要實踐院方的區域研究大方向規劃,承擔自己作為成員的責任,但後來在付出身體健康代價後反而受到「沒有人要你做區域研究」、「我怎麼知道你還會不會繼續做研究」、「讓你過後面的人學你要怎麼辦」的冰冷評語。這幾個月來,雖然忙於脊椎復健、眼睛手術與治療、還有小孩出生後的忙碌,但只要一靜下來這些話一直就在我腦海裡盤旋不去。我被這些聲音所困擾,一直想把因此產生的負面動機拿掉。經過這一週來的會議,大家越是談外面的制度環境,我內心裡自己的形影輪廓也越來越清晰,對外偏執地只接受噪音的耳朵關了,內在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清楚。

我以後不會再談「區域研究」了,那算是一場夢,我可以驕傲自己非常樸素地相信、非常誠實地實踐、非常熱情地擁抱過。但我這塊40幾歲還想像20幾歲年輕小伙子般熱情夢想的部份該讓它死去,學著長大,學著老成些,學會看清市場與人情的殘酷面,然後學會保護自己與珍惜家人。

這段期間所學習到的新能力與視野,我想還是彌足珍貴,往後的經濟/產業社會學研究,配合對日本與設計的研究興趣與研究能力,應該可以有可以期待的新可能性在等著。我不想要用負面去defy或revenge的心態來安排自己的研究生活,雖然過去幾個月來這些念頭一直纏著我,但我應該可以透過重新看自己與環境來安排新生活。Maybe Kaya這個新生命的到來給了我鼓舞,「看來很像過去的我,也遺傳了不少自己的特質,但是,未來卻是一片空白,可以非常非常不一樣」,我在餵奶時看著Kaya常有這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有一天,我突然間想到,這種想法也適合拿來看45歲開始的Jerry,「以後看起來一定會很像45歲前的我,也遺傳了不少特質,但未來卻仍是一片空白,可以非常非常不一樣」,我們內在都有個需要呵護鼓勵的baby,一個全新生命的胚芽,想要保護她、看她長大的溫柔的心,會讓我們每一天都像跨出first step的歷史性一刻。

眼睛要長期抗戰,我必須承認自己在這方面的無能,不要再去試探它的能耐,身體更不能再出新的狀況。我想了很久,決定試著調整自己的作息,起碼在baby還小、我的眼睛還沒有完全恢復之前。我跟助理討論過,好好利用工作安排上的自由度,從下週開始,我想要把週六的休假日與週一的工作日對調。週一完全休息,我想隨著Kaya打了預防針,身體也越來越結實,陪陪家人,避開人潮到郊外散散心,同時也讓自己身體更為健康。週六中研院很安靜,我以前就喜歡在週末工作,我想要把baby與Febie一起帶去,不怕吵到別人,Febie可以做點事,我也可以跟助理專心弄研究。中餐時間一起用餐,在中研院campus散散步,少了環境的干擾,多了些家人在旁的放心,應該可以提高休息與工作的生產力。

另外,從之前眼睛開刀後,助理就曾經每週一兩天彈性調整配合我,直接到我家裏幫忙,因為這樣減少我來回奔波的危險與勞累,幾次演講準備等都有不錯的成果。我其實每天都保持透過網路跟助理協調工作,我去辦公室都盡量集中處理些必要face to face互動,或者因為要參加各種會議的需要,所以我也想每週一天請助理到家中幫我,這樣我可以再卸下一點身體的負擔。透過這樣的安排,把負擔分散開來,追求工作與休息間最有效率的平衡點。

家務方面,我慢慢在找些保母的資訊,Febie想要自己帶,她的想法是如果有個人可以每週來一兩次幫忙處理Kaya以外的家務就夠了,在Kaya打完主要疫苗前我們還是會維持現狀,但maby以後會做些調整,讓Febie跟我都可以多點喘息機會,我可以更專心在研究院工作,她可以更專心陪Kaya長大。我們倆的相互支援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與愉快。

我之前有提到計畫騎自行車上班,目前眼力的恢復顯然沒那麼樂觀,希望這次的治療三個月後,天氣也比較涼爽些,我可以再來試試。Febie前天提到要拿Wii Fit來運動,過去這一年多來,其實她懷孕、生產一直很難加入,我們短期內可能還要當一陣子Nintendo的白老鼠。我們最近常帶Kaya出去散步,曬曬太陽,吹吹自然風,爸媽其實自己也都運動到了。如果一切順利,我還一直在想著如何在年底前三個人能夠帶著健康的身心一起出國去玩玩,當成一個「JFK健康家庭」的檢驗目標來實踐,哈。

最後,我在想要恢復書寫socioblogist來當一個新的起點,以後生活如果可以如規劃般規律平淡,first step的日記大概只要改成週記來寫就好,寫socioblogist的理由有許多,我
研究調整重心的過程中需要許多反思,需要許多沈澱,寫blog本來就是我一直習慣的工具。前一陣子我有許多自我懷疑,現在我想慢慢透過寫些自己肯定的東西來確認自己的方位與方向。

另外一個原因是,最近聽了一位年輕研究者的挫折經驗,讓我感覺到荒謬,也痛恨一些無理,如果因為我的書寫,可以讓一些年輕的心多些安定,我想多花點時間在這上面還是值得的。我這人對於學術生命看得很開,活得下去就繼續,沒有留我的空間就走路,我的人際關係簡單到貧乏的地步,也沒有什麼顧忌,有時候想,我這種人不寫些學界生活的心底話,大概很少人可以寫了。

拉拉雜雜寫了許多,只是想勾勒些未來生活的輪廓,想要努力的目標,留了這些文字,也不怕人家笑,我本來就「目中無人」在寫blog,寫這些就是準備讓自己幾個月後回頭看會覺得一些難堪,一些鼓舞,一些挫敗,一些驕傲。話是空的,只有做了才算數,我該停筆,回到生活中實踐體會。

對「給眼前的未來一個輪廓」的一則回應

  1. 老師
    請不要見怪我又到此一遊XD
    因為你的部落格很吸引我
    尤其看到你很用心地經營家庭
    竟然讓我這個高中生會有那種
    “好想趕快有自己的家庭阿"的癡念~呵呵
    因為我要升高三了
    最近一直想著世界上那麼多人都努力地生活著
    而自己卻有點散漫
    實在是很對不起自己
    看到老師很有理想的規劃自己的未來
    也激勵了我要好好努力創造自己的未來
    希望我們都可以過的很好:)

  2. Hi Serene
    好想趕快有自己的家庭阿"的癡念~一句讓我「噗ㄔ」笑出來。 好可愛的高中生。
    Jerry 的blog總是叫好不叫座。 很多人看,卻沒什麼人留言,慘淡的經營他的部落格~替他覺得有點孤單。 不過,就像他說的,blog是他的反省日記,偶爾可以找到一兩個和他有共同想法的人很棒。
    其實不太會規劃沒關係,找一個會規劃的老公就好啦:)~像我一樣。
    Jerry 真的很會規劃啦,常常順便規劃我的。 現在又多了個 Kaya,如果Kaya也成功,他就可以改行了:)
    其實,我也常常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散漫。 不過,一旦紀錄在部落格裡,每天日子似乎就多了一點「努力」。 我們生活的改變,似乎就是從有了blog開始。
    哈,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你的留言,很感慨的寫了一些。 你的文字能感動人ㄛ(這一句是受到超級星光大道的影響)
    Febie

  3. 對呀!
    s說:很想Jerry耶(這時候jerry=姐姐)
    m說:對啊 感覺"減一味"內
    離開百花台回家路上S&M言"超"由衷的對話!
    JFK嘛系一咧SET啦

  4. Dear Serene,
    你不用客氣,隨時都歡迎你留言,每一篇都留也不要緊,哈。只是我會得比較慢,有時候看內容好像不太需要回,就偷懶一下,不好意思。妳還有好長好長的路可以走,真的很羨慕,加油啦,祝你早點發現妳可以燃燒一輩子的熱情。
    Dear S&M,
    不好意思。最近一週因為碰上中研院的評鑑、林南教授榮退,院長來所上座談,schedule一直很緊。不過你們後來還是又補了一味洋洋,應該還是很快樂的一天。那就下次有機會再聊囉。J.F.K.湊在一起才是完美組合,那是當然的囉。
    Jerry

  5. Jerry您好,
    我是您台大社研所學妹,不過好像我ㄧ進去您就畢業了。約半年前因緣際會逛到您的部落格,就成了您的潛水讀者。
    在此留言是因為從您以前的文章我記得您和Fabie會到關渡淡水河邊騎單車,所以想告訴您一個可能的噩耗:
    台北縣政府將從關渡沿著竹圍碼頭到紅樹林的河邊,也就是沿著被譽為全台最美麗河濱單車道的旁間,花37億蓋一條4.7公里的道路,效益是縮短5分鐘的車程(沒錯,就是5分鐘,因為這段路正常要花12分鐘,所以即使怎麼快也不可能省下10分鐘)。
    而且由於這條路兩端的關渡和淡水沒有配套措施,所以這條路省下的5分鐘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兩端回堵。
    這件事情已經慢慢引爆開來,這段路故意設計成少於5公里,所以不用作環境評估,政府根本無視於這段路對紅樹林生態區的破壞,也不管這條自行車道上男女老少快樂騎車的權益。
    大家都認為這根本是政客為了向淡水新市鎮的建商財團以及博奕財團交代,證明他們有努力鋪路。
    所以目前網路上已經開始有動作了。
    小學妹很希望Jerry也能關注此事,加入連署,可以的話也在您的部落格中談談此事,謝謝學長。
    以下是相關資訊:
    連署網站:
    http://campaign.tw-npo.org/2008061305190300/index.php?serial=2008061305190300
    反對興建淡北快速道路聯盟:
    http://www.tw-1st-river.org/f2/
    地區說明會影片: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9415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